第77章 殿下,您又错了。(2/2)

张亮深吸一口气,自己必须慎重的回答这个要命的问题。

隨即他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臣以为,两者皆有可能。若为灭口,说明柳奭所查確有其事,且触及要害。若为嫁祸,则凶手意在借陛下与朝堂之力,一举將太子拖入泥沼。”

他略一停顿。

“然无论是何目的,凶手对柳奭行踪、乃至其查案进度了如指掌,绝非寻常人所为。”

“你的意思是,朝中有人操纵?”

李世民眼神锐利起来。

“臣不敢妄断。但此案绝非表面那般简单。柳奭一死,东宫贪墨案线索中断,朝堂物议沸腾,太子声誉受损……获益者,恐怕不止一方。”

李世民挥手让他退下。

“继续查。柳奭接触过什么人,查过什么事,给朕一寸寸捋清楚。”

“臣遵旨。”

张亮离去后,李世民独自立於殿窗前,望著宫墙外的天空。

他心中那份不安逐渐清晰——柳奭之死,绝非孤例。

有人在他的朝堂上布子,目標或许是承乾,或许是东宫,又或许……是他李世民的江山。

他想起李承乾近日的变化,那沉稳的姿態,那犀利的追问。

这进步背后,是否也成了他人眼中的威胁?

东宫。

只余下李承乾和李逸尘二人。

宦官与宫女早已被屏退。

李承乾靠在锦垫上,让他心绪不寧的,是吏部呈上的那份四人名单。

他目光投向坐在下首,始终沉静如水的李逸尘。

“逸尘,”李承乾开口,声音带著一丝议事后的疲惫,也夹杂著难以掩饰的焦灼。

“这四个人,邓州司马崔敦礼,夏州都督府长史竇静,原州司马王裕,秦州都督府司马李素立。你觉得……如何?”

他没有等李逸尘回答,像是要急於证明自己並非毫无见地,紧接著便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语速略快。

“孤仔细思量过了。这四人,崔敦礼,山东崔氏旁支,才学是有的,但此人……听闻与青雀府上之人有过往来,其心难测!此人,孤是断不能用的!”

他语气斩钉截铁,带著对魏王阵营本能的排斥与警惕。

“至於其他三人……”李承乾顿了顿,眉头锁得更紧。

“竇静,久在边地,熟悉军务,或可一用。王裕,太原王氏,王珪的远亲,听说办事能力不俗,舅父似乎对他颇为赏识……李素立,宗室疏属,清廉之名在外,就是性子软了些。”

他总结道,声音里透著一股无力感。

“除了那崔敦礼,竇静、王裕、李素立,看似都可爭取。然则……竇静性情刚愎,未必肯真心依附於孤。王裕与舅父走得近,其意难明。李素立更是滑不溜手,明哲保身第一。逸尘,孤思来想去,要將他们任何一人真正拉拢过来,化为东宫臂助,皆是难如登天!”

他抬眼看向李逸尘,眼中带著寻求破局之法的迫切。

“他们背后牵扯太多,关陇、山东、宗室……孤这太子之名,在他们眼中,恐怕还重不过他们身后的家族与靠山!你可有什么法子,能让他们至少……在此事上,为孤所用?”

李承乾的眼中带著期盼。

他学会了权衡,懂得了取捨,但如何將看中的人或势力拉拢过来,依旧是他面临的难题。

他渴望从李逸尘这里得到破局的妙计。

李逸尘抬起眼,目光平静地看向李承乾,缓缓摇头。

“殿下,您又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