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昭然若揭的「心思」。(2/2)

一股被冒犯、被轻视的怒意,混合著对儿子急於揽权的失望,在李世民胸中翻涌。

他仿佛又看到了那个急躁、叛逆、缺乏耐性的李承乾,只不过这一次,他披上了一层“勤政务实”的外衣。

“好,很好。”李世民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

“朕倒要看看,你麾下有何等『清廉干练、不畏权贵』的贤才,堪当此任!”

他猛地提起硃笔,在那奏疏上飞快地批阅起来。

笔锋凌厉。

“准奏。著太子与尚书省、中书门下、吏部、兵部、民部有司详议黜陟使人选,务求公允,择贤能者任之。议定后,將名单与考语呈报朕前。”

“即刻发还东宫。”

李世民的声音恢復了平静。

王德躬身应诺,小心翼翼地捧起奏疏,快步退了出去。

他清楚地感受到,陛下动了真怒。

这怒火並非源於奏疏本身,而是源於太子的“心急”和那未曾明言、却昭然若揭的“心思”。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到了赵国公长孙无忌的耳中。

此时长孙无忌正在府中书房批阅公文,闻听心腹家人低声稟报,他执笔的手顿在了半空。

“哦?这么快就上奏了?还要设『黜陟使』?”长孙无忌白的眉毛微微挑起,放下笔,脸上露出一丝似笑非笑的神情。

“陛下是何反应?”

“陛下已准奏。但批红要求太子与三省六部有司详议人选,议定后上呈御览。”

长孙无忌闻言,先是微微一怔,隨即发出一声极轻的冷笑,透著几分瞭然与讥誚。

“刚得了些许权柄,就如此迫不及待地想要弄权了吗?”

他喃喃自语,目光变得深邃起来。

“西州……那可是块肥肉,也是块烫手山芋。这个『黜陟使』,位置敏感得很吶。太子殿下,你这是想把你的人,放到这个风口浪尖上去?还是想藉此,来试探朝堂各方的反应?”

他起身,在书房內缓缓踱步。

李承乾这一步棋,走得既急且险。

绕过宰辅,直接上奏,这本就是官场大忌,显得吃相难看,缺乏政治智慧。

陛下那句“与有司详议”,本身就是一种不满和敲打。

“也好。”长孙无忌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老夫倒真想看看,明日在那东宫显德殿,太子殿下会推出哪位『贤才』?他又要如何说服我等这些老朽?”

与此同时,梁国公房玄龄也得知了消息。

相较於长孙无忌的冷厉,房玄龄的反应更为复杂。

他抚著长须,沉吟良久。

“太子急於任事,其心可勉。西州设专使统筹,就其事而论,確有必要,並非全无见地。”

他吶吶自语著。

“只是……这程序,终究是逾越了。陛下心中,定然不喜。”

他嘆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