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秘密警察(2/2)

“你说的,很有道理,那么就按照施塔海姆贝格亲王说的办吧。”查理六世拍板决定道。

就这样,在皇帝查理六世的授权之下,施塔海姆贝格亲王开始建立宫廷內政部,下设奥地利第一厅、波西米亚第二厅以及匈牙利第三厅,建立秘密警察和宪兵机关,掌控秘密侦缉,控制舆论、审查报刊和刺探线报的权力,只对帝国皇帝本人负责,並且会秘密清理掉一些不適合暴露在公眾面前的人物。

在维也纳宫廷高层,目前也只有欧根亲王、外交大臣弗兰西斯·冯·贝內特公爵、司法大臣约瑟夫·冯·福克斯侯爵和財政大臣约瑟夫·冯·海因斯坦伯爵四个人知晓秘密警察部门的存在。

授命组建秘密警察部门的施塔海姆贝格亲王,从世代侍奉服务於哈布斯堡皇室的家臣子弟之中招募了一批干练的成员,作为秘密警察部门最开始的班底、

他们祖祖辈辈甚至十几代人都为哈布斯堡皇室服务,忠诚度绝对可以保证。

-----------------

奥地利皇家科学研究院,查理六世向欧拉几人提出了后来关於珍妮纺纱机的构想,並且询问欧拉几人能不能將它大致復刻出来。

欧拉摸了摸下巴,隨后说道:“殿下,关於您说的这个珍妮纺纱机,研发出来倒是不难,不过是在目前国內普遍应用的纺纱机加以改良,难度不大。”

“那好,那我就將这件事情,全权委託给您了,欧拉先生。”利奥波德笑著说道。

“包在我身上。”欧拉信心满满地说道,不过就是一个改良纺纱机而已,对於他来说不说易如反掌,也差不了多少。

珍妮纺纱机,利奥波德对於这个原本歷史上诞生於十八世纪中期的东西並不陌生,它也掀起了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將珍妮纺纱机提前研究出来,不仅是为了促进开始奥地利工业革命的进程,而且也有著利奥波德更深一层的想法考量。

那就是目前奥地利的农奴制度。

德意志地区原本上是欧洲农奴制度最早开始瓦解的地区,13世纪德意志农奴制已逐渐瓦解,但新航路开闢后经济中心转移导致农业衰落,三十年战爭加剧社会动盪,领主藉机兼併土地並推行劳役制庄园经济。农民失去土地后被迫依附领主,每周需在地主土地上劳作全部时间,法律地位由自由耕作者沦为农奴。

在中世纪时,德意志曾经是东西方商业要道,商贾往来,在经济上富庶繁荣。隨著地区性和国际性贸易的发展,城市同盟也在德国兴起,主要有莱茵同盟、士瓦本同盟、汉萨同盟。15世纪以降,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下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及黑海北岸等地区,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帝国军队不但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这实际上等於堵死了这一条重要的商路。隨著新航路的开闢,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尼德兰和英国的商人取代了汉萨同盟的地位,尤其是三十年战爭之后,德意志进一步分裂,德国经济因此日益衰落。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德国的农奴製得到了恢復。

地主趁农民缴不起地租,把农民的份地收归己有。也有的地主在农民流入城市时,把閒置的份地收归己有。农民失去了土地,从而从自由的农民沦为农奴。在战爭中,许多农民破產,他们失去了劳动工具、家畜、肥料及种子等等,地主强迫他们服劳役。

“农奴制的第二版”在北德及东北德表现最为突出,如布兰登堡、普鲁士、波美拉尼亚以及梅克伦堡等地便是农奴制盛行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农奴制採取最残酷的形式,农奴每周全部时间都在地主土地上劳作,他们只能利用夜晚的时间耕种自己的份地。地主往往用监工监督农奴劳动,农奴被剥夺了大部分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