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贺知章:长的漂亮的人,总是会有几分好运的(2/2)
“月前,吐蕃突袭达化县,屠城,然后又陷石堡城。”贺知章看著韦谅,问道:“年轻人,你觉得大唐应该如何应对?”
“贺监。”韦坚神色有些发急,忍不住的打断贺知章,目光微微瞥向站在贺知章侧后的內侍。
內侍面色微沉,手指却在轻轻颤抖。
贺知章摆摆手,说道:“不用担心,圣人我比你了解,他也想听听年轻人的说法。”
韦谅眉头微微皱了起来,贺知章怎么现在这时候问这个问题,他的呼吸一瞬间轻了起来。
中堂之內,一时间气氛有些诡异的安静。
贺知章说的,是上个月,吐蕃出动四十万大军,攻陷了廓州达化县,尽屠城內军民,隨后向石堡城发起进攻。
石堡城本是易守难攻之地,但因为盖嘉运放鬆了警惕,结果轻易地就被吐蕃军攻占。
盖嘉运反击,但却始终夺不回石堡城,让这个重要的战略要点落入到了吐蕃人的手里。
消息传到了长安城,李隆基愤怒无比,如果不是现在已经是年底冬日,说不定他早就派兵夺回石堡城了。
这些事情,如今在长安城传的沸沸扬扬。
只是贺知章现在这么问,而父亲韦坚的神態却有些超出的紧张,难道这里面东宫要做些什么?
……
韦谅目光扫过贺知章身后的內侍。
东宫內侍少监程文远。
相比於李辅国更偏向太子李亨,程文远却很忠诚於李隆基。
“贺监。”韦谅拱手,沉吟著说道:“前汉有言,凡江河所至日月所照皆归汉土,如今大唐鼎盛,国祚强大,吐蕃敢悍捋虎鬚,屠我国民,占我城池,別说是反击,就是杀入吐谷浑旧地,杀入吐蕃国境,甚至占领吐蕃,也是当然。”
“但是……”贺知章轻轻抬头,眯著眼睛看著韦谅。
韦谅来自未来,对石堡城的有过一定了解,他目光一闪,面色凝重的躬身:“学生对军前详情知晓並不多,但也明白石堡城地势险峻,易守难攻,甚至一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都有些描述不足,再加上高原地形特殊,所以以学生愚见,石堡城要夺,但需要寻时间,寻战机,不应强攻硬取,而且最重要的是……”
“是什么?”贺知章忍不住的追问。
“应当先守。”韦谅有些无奈的拱手,道:“此次吐蕃突然集中四十万大军突袭鄯州,学生总觉得不对,四十万,几乎可以说是倾国而来,在没有弄清楚吐蕃原因和目的之前,应该以稳守为主,同时从西吐谷浑之地,沙肃,还有黄河道,甚至是沙州四面出击,打乱吐蕃部署,而不是如他们所想的去攻石堡城……”
“说的好。”一个豪爽的声音从东厢房方向传来。
韦谅下意识的侧身,看向东厢房方向,就见一名身穿紫色长袍,鬢角带著一抹刀痕的雄长身影,直接走了过来。
太子义兄,朔方节度使、权知河东节度使、摄御史大夫、云麾將军,当朝名將王忠嗣。
在王忠嗣的身后,一身朱红色团龙圆领袍,头顶金冠,身形修长的太子李亨,有些苦笑无奈的跟在了王忠嗣的身后。
神色温和的太子妃韦氏,还有几名年少的儿女跟在后方。
“殿下!”殿中眾人齐齐对著李亨拱手行礼,然后对著韦氏拱手行礼道:“见过太子妃。”
“都平身吧。”李亨摆摆手,目光看向王忠嗣。
王忠嗣此刻来到了韦谅身前,目光上下的打量著他,问道:“你也觉得吐蕃內部出了问题?”
韦谅眉头一跳,小心拱手道:“兵法有言,知自知彼,百战不殆,吐蕃人倾国力而来,没有足够的理由是说不通的,下官以为,他们內部肯定出了什么问题,然后急於要做什么,所以在这些情况弄清楚之前,对於易守难攻的石堡城,还是缓一缓,看看能不能从其他方向,先打乱吐蕃人的部署。”
王忠嗣侧头看向韦坚,问道:“这是你教他的。”
韦坚微微拱手,然后摇头道:“军前的情况,下官可不敢在家中乱说,至於其他,或许是大郎在千牛卫听到什么的吧,他现在是左千牛卫千牛备身。”
“薛畅可没有这份本事。”王忠嗣目光上下打量著韦谅,点头道:“高荫子弟,年少,姿容美丽,的確是千牛备身的料子,不过你是觉得他们內部出了问题的,若是让你猜,你觉得吐蕃內部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韦谅一愣,隨即苦笑道:“大將军,下官如何知晓千里之外的事情,不过是觉得吐蕃行动不对罢了。”
“好了,別为难一个孩子了。”李亨有些好笑的走过来,拍了拍王忠嗣的肩膀,王忠嗣醒悟过来,然后拱手后退一步。
李亨看著韦谅,有些惊讶的点头道:“有些时日不见,没想到大郎竟然也有了良才,不过良才也需要雕琢,未来怎样,想过了吗?”
“臣想过了。”韦谅拱手,说道:“若是未来几年有机会,就顺著机会走,若是没有机会的话,就考一考制举。”
李亨一愣,隨即说道:“制举可不好考,你心中是有什么目標了吗?”
“殿下,臣想考御史,监察御史,或者殿中侍御史。”韦谅一句话做的很直接,很斩钉截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