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深入调查现端倪(1/2)
天边刚透出一点青白,指挥室的灯还亮著。丁义珍没走,也没坐下,就站在投影幕布前,盯著那张刚生成的资金流向图。屏幕上的线条像蜘蛛网,层层叠叠,从一家註册在西北的矿產公司出发,绕过七道壳公司,最后钻进两家看似毫不相干的企业——一家叫“恆远文化”的传媒公司,另一家是“海澜通贸”,做进出口代理。
“这钱走得挺会躲。”李响揉了揉眼睛,把咖啡杯往桌上一放,“三十六个月,五百多笔转帐,最小一笔才八万,最大不过一百五十万,全拆成零头走,税务查起来都费劲。”
安欣站在另一侧,手里拿著平板,正一条条核对时间点。“我刚比了下,这两家公司近三年接了开发区八个外包项目,中標率九成以上。別的企业投標七八次中一次,他们几乎回回拿下。”
丁义珍没说话,手指在桌沿轻轻敲了两下。这节奏不快,也不重,但李响知道,这是他脑子转得最快的时候。
“周叔。”丁义珍拿起內线电话,“你那边能確认最终受益人吗?別看法人,看实际控股结构,尤其是代持、信託这类安排。”
电话那头声音沉稳:“已经跑完了。恆远文化的实际控制人是某管委会副主任的配偶,持股平台在海南註册,资金到帐后第四十八小时內就会转入其弟媳名下的理財帐户。海澜通贸更隱蔽,股东是退休副局长的子女,但操作帐户的是他女婿,人在境外。”
屋里静了一瞬。
李响抬头看了眼丁义珍:“这就不是单纯的洗钱了。这是有人在用公权力帮黑钱落地。”
“也不是所有官员都沾。”安欣补充,“我们调了近三年同类项目的评审记录,只有涉及这两家公司的,审批速度明显快,平均比同行少走十五天流程,而且基本没被退补材料。”
丁义珍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在“中联商咨”下面画出两条分支,分別连向那两家公司,又在旁边写上“高中標率”“快审批”“亲属持股”几个词。
“表面合规,背后通气。”他说,“合同是真的,税也交了,程序上挑不出毛病。可谁都知道,这种事不可能凭空发生。”
李响低声问:“要不要先找这两家企业谈谈?”
“谈不了。”丁义珍摇头,“现在动他们,等於打草惊蛇。上面的人一察觉风声不对,立刻就能切断联繫,换个马甲再来。我们现在手里只有资金链和时间巧合,缺的是直接证据。”
安欣皱眉:“可再等下去,他们会不会转移更多资產?”
“资產可以藏,人不行。”丁义珍转身看向大屏,“我们现在不抓人,也不冻结新帐户,就盯著。让他们继续走帐,走得越多,牵出来的人就越多。”
他顿了顿,又拨通周叔的电话:“最后两条通道先不动,保持监控在线。我要知道每一笔钱什么时候动,转给谁,用了什么名义。”
“明白。”周叔回应得很乾脆,“系统会自动標记异常动帐,第一时间推送到您这边。”
掛了电话,丁义珍让李响把七份可疑合同和十二笔关键转帐整理成图谱,標註清楚每笔资金流动与行政审批的时间对应关係。安欣则负责梳理两家公司参与的项目清单,重点標出那些原本竞爭激烈却被轻鬆拿下的標段。
三个小时后,图谱完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