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寻求外援破僵局(1/2)
冷链车的红点还在地图上缓慢移动,丁义珍盯著屏幕,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两下。安欣站在一旁,刚把最新监控截图传到大屏,李响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哥,皮卡拐进老工业区岔道了,现在停在一片废厂房后面,帆布没掀,但车尾压得很低,像是载了重东西。”
“別动。”丁义珍按住通话键,“他们现在神经绷得比钢丝还紧,咱们一露头,人就没了。”
安欣低声问:“那接下来怎么办?总不能就这么跟著,等他们换完人再跟一轮?”
丁义珍没答话,转身走到战术板前,拿起笔,在“修车厂”三个字外画了个圈,又连向“护理院”和“白金汉地库”。他看了一会儿,忽然把笔一扔:“不行,这条路走不通了。我们每一步都被算准,说明內部有眼线,或者对方情报网铺得太深。靠本地警力破局,等於拿脑袋撞墙。”
李响在那边沉默了几秒:“您的意思是……找外援?”
“不是意思,是必须。”丁义珍点头,“杜伯仲现在不只是搞物业、抢合同,他在建一个闭环系统——从资金流到人员调度,再到反侦察机制,全都配齐了。这不是商人该有的配置,背后肯定有人撑腰。我们再自己硬啃,王某可能就成下一个『失踪人口』了。”
安欣皱眉:“可跨区调警力,得省厅批,甚至要报部里备案。流程走下来,黄菜都凉了。”
“所以不能走流程。”丁义珍拉开抽屉,取出一部黑色加密手机,“得找能绕过流程的人。”
他按下几个键,电话接通后,那边传来一个沉稳的声音:“小丁?这个號平时不响,出事了?”
“钟叔,是我。”丁义珍语气放平,“京海这边,局面有点收不住了。”
钟正国没打断,听他一条条说下去:王某失踪、孩子照片被撕、冷链车夜间转运、护理院出现前交警队人员、修车厂法人牵出安保外包链条、恆安维保突然升级巡逻制度……说到最后,丁义珍声音压低:“我现在手里的线索像一盘散沙,看得见,抓不著。杜伯仲已经察觉我们在查,所有节点都在加固防御。再拖三天,证据链全断。”
电话那头静了几秒。“你想要什么?”钟正国终於开口。
“不求直接干预,也不动用纪检手段。”丁义珍说得清楚,“我要一个由外地刑侦专家组成的联合督导组,以『跨区域治安协作』名义进来。人要乾净,背景过硬,作风够硬。我不需要他们指挥,只需要他们站在我身后,让某些人知道——这局棋,不止我一个人在下。”
钟正国哼了一声:“你这是借势破局啊。”
“势本来就是工具。”丁义珍坦然,“我现在打明牌,对方敢防;但我突然换一副牌,他们就得重新算帐。只要他们乱一步,我们就贏了。”
“可你手里证据还不够扎实。”钟正国提醒,“贸然拉队伍进来,万一被反咬越权执法,影响的不只是你。”
“我知道分寸。”丁义珍点头,“专案组来了,不会立刻收网,而是协助梳理证据链、覆核资金流向、重建时间线。合法合规地查,但他们存在本身,就是压力。”
又是一阵沉默。窗外天色渐亮,指挥中心的灯自动调暗了些。安欣看了眼时间,快七点了。
钟正国终於开口:“公安部有个『特別案件协查机制』,三年前试点过,专门应对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的案子。我可以协调两支队伍,一支来自北江,一支来自岭西,都是经办过大型黑恶案的老刑侦班子。今天下午就能出发。”
丁义珍鬆了口气:“谢谢钟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