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议和失败,剑指南京!(1/2)
朱允炆最终还是採纳了方孝孺的建议。
倒不是真的感觉方孝孺这个建议有多么好。
主要是纯粹的,单纯的……
没招了
长江北岸的燕军大营內,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甲冑鲜明的士兵列队巡逻,空气中瀰漫著大战將至的肃穆。
如今的燕军跟歷史上还是不太一样。
徐牧给朱棣加强了诸多火火炮,在战爭当中,朱棣也越来越依赖火炮。
打法和战法也发生了不少变化。
此外就是,朱棣也意识到,士兵还得是职业的才行,老爹弄出来的卫所制度,有点跟不上火器的发展了。
朱元璋的思路是,遇有战事发生,则由兵部奉旨调卫、所之兵,临时命將充总兵官,发给印信,统兵出征。战事结束,总兵官交还印信,兵士回到卫、所。这样將不专军,军无私將,而军权集於中央。
但是,这么一来,战斗力就削弱了。
而徐牧的思路就是,卫所还在,就是卫所的收入分配给士兵,让士兵进行专业化,职业化的训练,长期保持战斗状態。
坏处就是得钱。
朱棣现在也在犹豫。
到底要选择哪种方式。
不过,现在倒是顾不得这么多了。
先把皇位夺下来再说。
与此同时,庆成郡主身著素色宫装,在亲兵的护送下穿过营门,目光不自觉地扫过营中整齐排列的战船与黑黝黝的火炮——这等声势,让她原本抱著的“谈判有望”的心思,悄悄沉了几分。
不多时,她便被引至中军大帐。
朱棣身著金边黑甲,正坐在案前查看地图,见她进来,当即起身,脸上堆起温和的笑意,亲自上前迎接:“郡主远道而来,一路辛苦。快请坐,来人,奉茶!”
帐內的布置简洁却不失威严,案上摆著几碟精致的糕点,茶水也是南京城內上好的雨前龙井。
朱棣热情地为她递过茶盏,语气亲昵:“自父皇驾崩后,便许久未见郡主。如今郡主亲自过江,想必是为南京之事而来?有话不妨直说,你我姐弟,无需见外。”
庆成郡主见朱棣態度亲和,心中的紧张稍稍缓解。
她放下茶盏,定了定神,开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殿下,你我皆是太祖皇帝的血脉,如今大明江山尚在,你却起兵南下,与陛下兵戎相见——城外是数十万將士的性命,城內是满城百姓的安危,还有宫中的太后、皇后与诸位宗室,若真打起来,骨肉相残,岂不让天下人笑话?岂不让父皇在天有灵不安?”
她语气恳切,说到动情处,眼中甚至泛起了泪光:“陛下年轻,此前或许有听信奸言之处,可如今他已知道错了。殿下,你若肯退兵,陛下愿许你封地,让你永镇北平,从此兄弟和睦,共享大明江山,岂不比刀兵相向要好?”
朱棣坐在对面,始终认真倾听,没有打断她的话。
每当庆成郡主说到“骨肉相残”“父皇不安”时,他还会微微点头,眼神中似乎流露出认同。
庆成郡主见此情景,心中大喜——看来朱棣並非执意要与朝廷为敌,自己这番话,是听进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