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不好了陛下,平安和盛庸投靠朱棣了!(2/2)
直接把责任推卸出去。
齐泰身体微微前倾:“方大人的意思是……”
“咱们推荐的將领,若是无能,那是咱们识人不明,是失职;可若是通敌,那便是他们辜负圣恩、背叛朝廷,与咱们无关。”
方孝孺缓缓开口,语气里带著不容置疑的篤定:“陛下最忌恨的是背叛,而非无能。只要坐实了盛庸、平安通敌,这战败的责任,便能从咱们身上摘乾净。”
黄子澄眼睛一亮,连忙附和:“没错!他们是武將,手握兵权,若是对陛下不忠、暗通燕逆,那战败便是必然!咱们不仅无过,反而还能因早察觉武將异心而有功!”
齐泰一愣:“人是我们推荐的,怎么还有功了?”
黄子澄振振有词道:“现在发现,难道不是提前发现他们有异心吗?”
方孝孺和齐泰同时一愣。
黄子澄继续道:“毕竟,是咱们先奏请陛下募集兵力、布防济寧,只是没料到將领竟会背叛,盛庸和平安,他们俩肯定是有问题的!”
齐泰摩挲著下巴,沉吟片刻,又有些顾虑:“可没有证据啊。光靠流言,陛下未必会信。”
“证据可以找。”
方孝孺冷笑一声,“盛庸开战前派人往北平送信?平安麾下有北平籍贯的亲兵?这些流言便是最好的由头。咱们可以奏请陛下,让锦衣卫去徐州严查,查他们的书信往来,查他们亲兵的家世,只要锦衣卫去查,总能查出些蛛丝马跡。就算查不出实据,这通敌嫌疑,也足够让陛下对他们心生猜忌,不会再追究咱们的责任。”
黄子澄连连点头:“对!对!对!”
方孝孺继续道:“盛庸和平安不足为虑,朱棣也不足为虑,咱们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劝陛下召天下勤王!”
顿了顿,方孝孺继续道:“朱棣不过是一隅之地,咱们有整个南方的人力、物力,只要勤王大军一到,燕军必败!到时候,谁还会记得盛庸、平安的败绩?谁还会追究咱们的责任?”
齐泰终於鬆了口气,脸上露出笑容:“还是方大人想得周全。明日上朝,咱们便联名奏请陛下,一面派锦衣卫严查盛庸、平安通敌之事,一面下旨召天下勤王。”
顿了顿,齐泰嘆了一口气,看著天空,做出了悲天悯人的表情:“真是没想到,盛庸和平安居然投靠了燕逆!”
方孝孺道:“当务之急还是先把『勤王』的声势造起来,咱们便能稳坐钓鱼台,就算是朱棣过了长江,这南京城中尚且还陛下二十万大军,只要燕贼一时半会儿拿不下来,各地的亲王大军一到,就是朱棣的死期!”
黄子澄抚掌大笑:“大善!”
三人相视一笑,方才的焦灼早已烟消云散。
书房內的烛火依旧摇曳,却仿佛映著他们心中的算计——至於盛庸、平安是否真的通敌,至於徐州的防务会不会因此动盪,至於天下百姓会不会因“勤王”而流离失所,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们要把“战败的责任”推出去,要保住自己的官位与性命。
再说了,盛庸也好,平安也好,都是武將。
武將这东西,一抓一大把,一群莽夫,怎么比得上他们文人来到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