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寒心!看朱允炆作死!(1/2)
南京城
暖阁外
军棍击打皮肉的闷响,不断地传递到朱允炆的耳中。
朱允炆眼神当中闪烁著怒火。
这帮勛贵太娇纵了。
刚才徐辉祖被拖走,嘴里还喊著“臣是为了大明江山”。
为了大明江山?你也配?
朱允炆麵色难看,等到行刑完毕,一个小太监过来匯报,过程。
“让他滚回去,好好反省!”朱允炆不耐烦地摆了摆手。
而后,朱允炆又开始感觉难受起来。
打徐辉祖容易,问媒体在於,北边的朱棣还是在虎视眈眈的盯著你。
朱棣,朱棣要怎么解决?
“陛下,徐辉祖骄纵犯上,杖责五十已是从轻发落,您不必介怀。”
齐泰最先打破沉默,他看著朱允炆的神色,知道朱允炆心中定有动摇,忙出言安抚:“如今当务之急,是商议如何应对燕军南下,而非纠结於一个勛贵的惩戒。”
朱允炆抬眸,眼中满是疲惫:“应对?怎么应对?李景隆降了,五十万大军没了,德州、济南丟了,连京营的士兵都人心惶惶。勛贵们……”
他顿了顿,咬牙切齿到:“徐辉祖这个样子,你也是看到了,勛贵们只是贪图自己的利益,根本指望不上。上哪儿找能打的將领,能战的兵?”
说到这里,朱允炆忽然间有很恨朱元璋了。
杀了这么多人,一个能打的將领都没有了。
黄子澄上前一步,语气带著几分刻意的篤定:“陛下,將领並非无可用之人!盛庸、平安虽此前战败,却也是久经沙场的老將,盛庸善守,曾在济南抵挡住燕军攻势;平安勇悍,多次与燕军正面交锋,虽败却未溃。”
顿了顿,黄子澄继续道:“只要陛下再给他们一次机会,让他们重整残部,定能为朝廷效力!”
“盛庸、平安?”
朱允炆皱起眉头,他想起两人从沧州逃回时的狼狈模样,心中满是疑虑:“他们此前损兵折將,还能稳住军心吗?士兵们还愿意听他们指挥吗?”
方孝孺扶了扶官帽,接过话头:“陛下,士兵愿不愿听令,关键在『大义』二字!咱们是大明正统,朱棣是叛逆之贼,这是天下人都认可的道理。只要陛下下旨,申明平叛护社稷的大义,再许以『战后论功行赏,战死则厚恤家眷』,士兵们自然会为了家国、为了功名而战。盛庸、平安只需借著这股大义之气,定能收拢残部,再募新兵,组建起能战的队伍。”
“可新兵从哪儿来?京营兵力本就不足,总不能把京城防务都抽空吧?”朱允炆追问,他深知“无兵”是眼下最大的难题。
“陛下,我太祖皇帝设立卫所,怎么可能会没有兵?”
齐泰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南方各省的卫所,如浙江、江西、湖广等地,多年未经歷战火,储兵尚多。只要陛下下旨,命各省都指挥使即刻徵调卫所兵,再招募民间勇武之士,不出两月,定能凑出十万,不,可以凑出百万大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