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危机边缘(下)(1/2)

第二天,5月27日上午,江湖海按时赶赴黄河防汛总指挥部参加紧急会议。

空荡荡的机房里,便只剩下了夏洁贞和田增崎两人。

他们开始討论如何应对那场隨时可能到来的、潜在的系统攻击。

他们很快就排除了几种常规的攻击方式,比如通过网际网路进行渗透、使用u盘等物理介质,或是利用已知的软硬体漏洞。

最终,他们將可能的攻击手段,锁定在了三种:

第一,物理接触。在连接著机房设备的那些户外电话交接箱上,接入特製的模擬呼叫器,以此来发起海量的虚假呼叫,在短时间內製造出信令风暴,从而使整个系统过载瘫痪。

第二,信令扫描。先拨通系统网络下的任意两个电话,然后利用特殊的设备,去扫描並捕捉伺服器的维护通道信號,並尝试进行反向入侵。

第三,內部策反。即收买甘肃网通的內部运维人员,让他们从內部植入病毒或木马。

两人又对这三种可能性,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

最后一致认为,第三种可能性是最低的。梁明哲没有时间、没有条件这么干,同时风险极高。按照梁明哲谨慎而又自负的行事风格,他选择这种方式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因此,前两种攻击方式都有可能。

第一种方式的技术难度相对较低,效果直接,但实施起来动静很大,也相对容易被发现和定位。第二种方式的技术难度则要高出很多,过程也更为隱蔽,可一旦成功,其破坏性也更大。

商议完毕,两人相视一笑,心中已然有了应对的雏形。阻击梁明哲的信心,在这一刻空前高涨。他们几乎是同时,都想到了一个关键点:“要实施对方案一的防御,就必须提前掌握所有大型电话交接箱的精確地理位置。”

又是一个会心的微笑后,田增崎果断给出了方案:“这件事交给我。下午我就去找杨林桥,隨便找个设备巡检的理由,就能拿到所有的位置信息,绝对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当然他们並不知道,就在他们精心布控的同时,梁明哲也正在兰州的某个角落里,磨刀霍霍。

在程永彬向他提供了设备的地理位置之后,他便立刻开始了踩点。经过精心的准备,他也同样设计了两套攻击方案,並志得意满地,等待著黄河洪峰到来的那一刻。

他却万万没有想到,一场针对他的阻击战,也已悄然就绪。他自以为构思精妙的攻击方案,竟与对方所准备的应对方案,几乎如出一辙。

下午两点,江湖海开完会回到了机房,他立刻召集眾人,开始部署最后阶段的工作。

卢星將在下午抵达兰州,夏洁贞將负责在第一时间替换掉那颗有隱患的晶片。然后,蒋德全负责重新加载系统,並进行最后的稳定性测试。

同时,应客户方的要求,江湖海也需要兵分三路:

他本人,明晚將坐镇黄河防汛总指挥部调度中心,亲自监控接入设备的使用情况,隨时应对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卢星和蒋德全,则將分別奔赴银川和包头的调度中心,执行同样的核心保障任务。

宣布完所有安排后,江湖海的目光,落在了夏洁贞和田增崎的身上:“机房这个大本营,就全靠你们俩了。”

两人对视一眼,齐声答道:“江哥放心。”

当这句话说出口时,两人心中都是一阵暗喜。

这下,他们总算不用再费尽脑筋去想,该怎么对江湖海隱瞒他们即將要展开的、秘密防御行动了。

5月27日下午4点半,卢星到达了兰州机房。

当他把那颗“独苗”晶片,交到夏洁贞手中时,原本还有些嘈杂的机房,瞬间就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了她。

夏洁贞没有立刻动作,而是闭上了眼睛,在脑海中进行著最后的推演。

虽然她为了稳定军心,曾对江湖海说,这是一颗插接式的晶片,比上次那块smt焊接难度要小很多。但她自己心里非常清楚,事实远非如此。

上次的焊接,是从一块乾净的、全新的电路板开始的,周边没有任何其他元器件的干扰;而这一次,她要操作的焊接区域周边,却布满了各种已经焊好的、极其精密的元器件。

在操作中,哪怕是稍有不慎,一滴融化的焊锡溅落到了错误的位置,都可能会立刻造成整块板卡的当场报废。

更要命的是,新的晶片是孤片,电路板也是孤板。这意味著,她没有任何的容错空间。

同时,时间上、客户环境上所带来的那种紧迫感,也比上次要大得多。更不用说,上次她还有练习的机会,而这一次,她只能一次成功,也必须一次成功。

机房里沉默了足足有十分钟,没有任何人说话,只听得到空调出风口那单调的“呼呼”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