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性!命!(1/2)
“天地之间,亿兆生灵,种类万千,大小悬殊,形態各异,生而不同。先生何以断言眾生无有差別?”
御阶下,一位头髮白的枯瘦老者,身著青衫,头戴玉簪,抬手施礼,稽首而答:
“稟天帝,世间眾生,皆同出一源,此【源】无形无质,乃是承载意识、感受、存在之根本的【真性】。”
“而血脉铸就的【命身】只是承载真性的容器,眾生大小之差,形態之別,皆因所承袭血脉不同。”
“小仙所言眾生无有差別者,指的就是这源阳真性。”
此言一出,凌霄殿下立时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的低语与惊疑之声,诸位仙官面上多浮现难以置信之色。
一位青袍仙官面现慍怒,按捺不住,猛地出列,天帝先前口称先生,他也只能稍微收敛道:
“先生此言实在荒谬!”
“龙腾九天,可御风雷,其魂威严浩荡。虫伏於泥,朝生暮死,其魂卑微信弱。此乃天道彰显,魂魄强弱尊卑昭然!岂有等同之理?”
吴崖子目光澄澈如洗,坦然直视那仙官,嘴角甚至含著一丝悲悯的笑意:
“灵魂真性如一缕火种,灵力则如柴薪。灵魂托於龙躯这煌煌明灯,其光耀九天。若寄虫体这微末烛火,其光仅照方寸。”
“若將微烛之火移入明灯,光华自然渐盛,同理,若將灯火植於微烛,光华亦隨之湮灭大半。”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更具穿透力,目光扫过眾仙:“此火实质並无不同,所以有强弱之別,全赖承载之灯烛!”
“先生此论,惊世骇俗!”
另有一位身著赤霞长袍的仙官也忍不住踏前一步出声,带有一丝不屑道:
“我辈修炼至今,素来区分阴神阳神,且向来以阳神为先驱。”
“阳神不增,阴神不长,此乃修炼之常理,未曾有能逾越此理者。”
“若依先生之论,龙魂虫魂无分轩輊,那阴神受制於阳神又作何解释?”
吴崖子目光依旧澄澈,古井无波,但周身却散发出一种篤定的气场,从容答道:
“此乃最常见的误解。”
“所谓修炼阴神,其本质乃是吸纳天地灵力以淬炼命身,激发血脉潜能,使之能承载更浩瀚之天地灵力。”
“而修炼阳神,则並非是锤炼灵魂本身!”
吴崖子声音一凛,目光如电,继续道:
“修炼阳神,本质上是向內求索,洞彻明晰自身血脉之力的过程。”
“阴神受制於阳神之表象,实则是血脉之力太过玄奥晦涩,其真性未能完全驾驭之故。”
“待真性完全掌握自身血脉之力,修炼之路就此止步,所以世间万族以血脉优劣划分次第。”
殿內陷入一阵沉寂,许多仙官面露思索,先前的不屑渐转为凝重。
一位老成仙官缓缓出列,鹤髮童顏却难掩眉宇间的一丝不甘,想到自身修为百年来確实没有寸进,声音带著些许颤抖:
“若依先生之言,血脉之力被尽数激发后,是否任凭吾等如何修炼阳神,阴神修为也再难寸进了?”
吴崖子没有直接回答,目光转而投向那至高无上的宝座,神情变得无比肃穆:
“小仙斗胆,请问陛下,於您之上,可还有更高境界?”
天帝青夜眸中重瞳精芒一闪而逝,面容无喜无悲,淡然答道:
“传说中有开天闢地的“盘古、磨稞”二位圣者,乃是此世间灵力的源头,其修为境界不可揣度。”
“鸿蒙时代则有力镇寰宇的“福兮、祸兮、无咎”三尊神灵,吾昔日为福兮门下之徒,知其威势,吾不能及。”
“诚然如此。”吴崖子深深頷首,眼中闪烁著求知与坚定的光芒。
“世间曾有三座神峰矗立眼前,又怎会无路可登临呢?”
此言一出,凌霄殿內再次沸腾起喧囂之声,眾仙皆露惊容,交头接耳。
天帝微微坐正身体,殿內无形的压力陡增,瞬间將一切杂音压下,变得落针可闻。
所有仙官屏息凝神。
“闻先生言下之意,莫非已窥得登临那更高境界的法门?”天帝的声音平稳,却带著不容错辨的审视。
吴崖子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激盪,沉声道:“陛下,生灵欲达至高,其途唯一......血脉而已。”
“若得二圣、三神之血脉,日夜不息,勤加参悟,时日积累自然登临其境。”
“然今日想得二圣、三神之血脉实乃无稽之谈。”
“如今眾生各持血脉之器,潜力有限,再想攀登则需......重塑【命身】!”
天帝闻言,面上依旧波澜不惊,只是指尖似有星河生灭,法则流转,轻轻搓动揉捏,显是內心並非毫无触动。
“天地有序,血脉有源。”
“太古金乌血脉为太阳之精,至尊至阳。其下有真龙、真凤之属,分列十二级,以至万千,详载於《万灵图》。”
“游鱼、走兽等有骨之属,经天地熔炉磨炼,血脉异变,有渐化龙者。鳶鸞等有羽之类,亦有生凰者,此乃天道演化之梯。”
“然则,真龙真凤一等的血脉,渐趋羸弱者多,而超越从前者朕未曾闻。”
吴崖子闻言,身躬得更低,语气却愈发坚定,声音带著一丝因激动而產生的微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