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惊人的特性!这种风气绝对不能助长(2/2)

如果换做是一年前,刘颖一定会护着儿子,最差也帮忙说上几句,现在就不一样了。

张明浩这么有本事,刘颖觉得自己的儿子也有好基因,以后学习成绩肯定不会差。

那就要好好管管了!

她立刻夺了手机,和张忠全一起对张明洋进行了一大通说教。

张明浩坐在沙发上看着、听着,都不知道该做什么反应,他唯一的感受是,家里确实很有生活气息。

饭都还没吃上,大人孩子已经吵起来了。

……

张明浩连续过着生活气息浓厚的日子。

每天听到最多的,就是弟弟张明洋被训斥的声音,而且他总是频繁的出现在‘训斥原因’中。

最开始,他只是看看,后来还帮着张明洋说几句。

然后就得到几句夸赞,“你听听,你哥说的话多有道理!”

“就是要多学习,才能懂得更多的道理……”

“不要总玩手机,总玩手机,你看看你哥,他玩手机吗?”

张明浩一听赶紧放下了手机。

他觉得已经待不住了,否则弟弟真可能会恨上自己。

新年来到,过年期间平静了几天,但过年有过年的烦恼。

亲戚朋友往来,家里每天都热热闹闹的,年味确实很充足,但也有不好的地方。

好多人都找他来说话,说工作、说事业,还有说婚姻的,‘对象’问题是单身男女都会碰到的。

这只是常规领域。

有个开公司的姑父,甚至和他谈起了赚钱问题,说他名气已经这么大了,可以当主播直播带货赚钱。

“现在都是直播、网红,靠网络赚钱。”

“那些大网红,几个小时赚上普通人一辈子的钱。”

“你也可以考虑一下,你名气这么大,新闻报道这么多,天才博士生,多厉害?带货卖书,卖个什么科技产品……”

张明浩听着只是笑笑,心里都不由产生感慨。

这就是一切向钱看的社会。

物欲横流、人心不古。

不得不承认,钱确实非常重要,每个人生活都需要钱,做科学研究也需要经费,就连系统能力升级都有‘财富’指标。

所以,也不能笑别人肤浅了。

在返回江州的路上,张明浩也在思考钱的问题,一方面是怎么能再赚上几千万,完成‘一个亿’的小目标。

另一方面也是项目经费,光学研究所的‘隐形衣’项目。

这个项目为什么会被卡?

还是资源有限。

财政拨款到一个领域的总经费是有限的,有的团队多拿钱,也就代表会有团队少拿钱。

到处都是,到处都是竞争。

国家要进行科技竞争、经济竞争,而普通人要进行利益竞争,科研项目上也同样有类似的问题。

回到江州,先是去了合租房安安静静的住了两天。

大学里渐渐热闹起来。

教职工们比学生更快的回到岗位上,朱炳坤是最先回实验室的,张明浩紧跟其后去了博士生工作间。

在工作间里整理一下东西,也准备开启新一年的工作。

手机响了。

张明浩发现是个陌生号码,他随意按下接听键,就听对面问道,“你好,是张明浩吗?”

“对,我是。”

“这里是科技部高科司综合处管理办公室,我是王文同。”

“我看到,你们的项目申请了特殊结题?”

“对。”

“上面写的是不可抗力因素?是什么不可抗力因素?”

张明浩认真道,“我们的结题报告写的很清楚吧,经费不足。”

王文同道,“提前结题的不可抗力因素中,不包括‘经费不足’,而且你们的经费还不够吗?四百万,这才几个月?”

说着语气都变重了很多,“你们这个申请批不了!真批不了!我工作这么多年,第一次见有项目提前结题,原因写的是经费不足。”

“这很奇怪吗?”

张明浩立刻回道,“我们做项目申请的是一千万经费,刨除设备费也有八百万!”

“最后就给了四百万,我们当然会经费不足了!”

王文同道,“批了四百万就按四百万的干,一个光学材料的研究,四百万还不够吗?”

“是不够,所以我们申请结题了。”张明浩理所当然的回道。

对面,王文同一时语塞,过不久干脆挂掉了电话。

……

高科司综合处管理办公室,专门负责科技部高科技领域重大资助项目的管理工作。

王文同是办公室副主任,光学研究所‘视觉光感模型’项目,就在他的管理列表里。

包括项目前期经费商谈、经费使用管理等,都是由他负责。

如果是常规的项目,哪怕有‘重大项目’标识,他就直接申报结算,让财政去审查项目经费,再给个‘不良’的评价就可以了。

这个项目不一样。

这是军事科技相关部门指定科技部下属办公室管理的项目。

简单来说,军事科技相关部门不会直接对接高校科研单位,成果上报、验收还是由军事科技部门负责,但项目管理方是科技部下属的各个管理办公室。

王文同拧着眉头放下电话,他问向对面的办事员曾平国,“谭院士那里什么情况?他怎么说?”

曾平国道,“谭院士说,这个项目经费不足,研究进行不下去了。”

“张明浩也这么说。”

王文同道,“才几个月时间,怎么可能经费不足,他们就是想多要经费。”

“我们开会论证过,这个研究想再进一步很难,而且,第一批资金四百万应该已经足够用了。”

“方永生院士都这么说,他可是光学材料领域专家中的专家!”

他说着问道,“他们到目前上报了什么成果吗?”

曾平国回道,“一些数据和研究资料,还制造了个隐形球,说是当成果上报。”

说着补充了句,“上报成果详细信息到不了我们这里,只能看介绍内容。”

王文同也没在意。

一些数据和研究资料,再造一个同样的隐形球,基本等同于没有成果。

问题是,事情怎么解决?

对方申请提前进行项目结算,特别标注是‘经费不足’,感觉就像是耍赖皮似的‘以不干了威胁要经费’。

“这种风气不能助长!”

“到时候,其他的项目都有学有样,也都说不干了,要增加经费,我们还怎么办!”

“让他们知道,经费不是这么好要的!”

王文同说着做出了了决定,“他们申请了,就直接给结题!”

“走流程,让财政派人去审核项目经费,再和电科集团说一声,可不是我们管理的问题,是他们自己不想干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