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框架完成!再见杨学文,三分天下的大(1/2)
第97章 框架完成!再见杨学文,三分天下的大佬!
“zxz现象和高温超导?”
“有关系?”
杜伟难以理解的看着张明浩,脸上满是惊讶和诧异。
赵林薇、刘磊也一样。
他们想不明白zxz现象和高温超导能有什么联系。
张明浩也没有解释,因为他也想不出来,只是说了一句,“我仔细想想。”
他说完就回了博士生工作间。
杜伟三人则是对视一眼,继续忙起了手头上的工作。
张明浩回到工作间以后,坐下来第一件事就是在纸上写了三个现象——
神秘力场。
镍/三氧化二铝金属陶瓷的负介电常数状态。
高温超导。
神秘力场能够制造流动性,也就是和宏观力存在关联,还能够让导体带电,就关联上了电磁力。
镍/三氧化二铝金属陶瓷的负介电常数状态,是镍含量提升到阈值内,材料内部就会形成导通的三维金属网络。
这是负介电常数特性形成的原因。
负介电常数本身,都是微观现象的宏观表现,是因为材料中分子随外加电场的极化有一定的延迟,延迟导致了外加电场和极化分子的场存在角度偏差。
当角度偏差超过180度,介电常数就会变成负值。
最后是高温超导,也就是特殊材料在低温环境下具有超导电性。
高温超导的机制研究是重大课题,到目前还没有完善的理论,但已经出现了很多相关的研究。
这三种现象中,前两者存在于张氏现象,必定是存在联系的。
高温超导机制,和其他两种现象的关联就很难找了。
“是不是能强行建立一种理论关联框架?”
“找出相同点,再进行分析,底层机制上就能有突破……”
张明浩仔细的思考起来,他用了各种分析手段,但发现所有的手段都解决不了问题。
最大的限制还在于,神秘力场和高温超导都没有完善的理论支持,前者甚至连理论基础都没有。
他想了想,干脆又去了理论研究办公室,找杜伟问了一下高温超导电子运动机制所带来的影响。
这一部分内容就涉及到一些深入的研究了。
杜伟苦思冥想着掏出脑子里的东西,给张明浩仔细想了想,随后问道,“你还在想刚才说的那个关系?”
说完笑道,“我觉得完全无关,根本就是两个现象。”
“那可不一定。”
张明浩认真道,“杜哥,你想一想,高温超导机制中存在一种未知的力,这是你的形容。”
“神秘力场,也同样存在未知力或能量,而且是一次性的。”
“两种现象的‘力’的来源也许是相同的,这也说不定吧?”
张明浩最后是疑问,但说的却非常肯定是。
“行吧。”
杜伟苦笑道,“你有什么问题就问我,但你说的框架我肯定是做不了。”
“有关高温超导方面电子运动行为带来的影响,这是很深入的研究了,我记得袁飞教授有个研究,说是……”
他详细说了起来。
杜伟做过相关的研究工作,接触的比较多,知道自然也比较多。
他连续讲了一大堆内容,有的是发表过的成果,有的是一些研究猜测。
张明浩认真理解着,后来就发现有了点思路。
他确实可以以高温超的机制为核心去强行建立一种关联的框架。
以高温超的机制为核心,是因为相关的研究比较多,而神秘力场没有研究。
针对镍/三氧化二铝金属陶瓷本身的研究也不多。
这种材料的研究,是因为其特殊状态能转变为特殊的电磁超材料,材料是作为一种超材料进行实验研究的,自然不会像是高温超导机制研究那样精细。
等杜伟讲完了以后,张明浩说了一下自己的思路,随后道,“我觉得可以以这个方向为突破口,构建一个关联框架。”
“如果能关联上,我们就可以高温超导的理论机制为突破口,再去研究zxz现象。”
“这样就容易多了,而且可能会有大进展……”
……
张明浩也是理论组的一员,都是做的实验室的研究,有什么想法就直接说了。
但杜伟并不在意。
杜伟觉得所谓‘高温超导和神秘力场’的关联,就只是张明浩突如其来的想法。
那没什么意义。
张明浩的名气确实很大,但是在凝聚态物理的领域中,就只能算是一个初学者。
对比初学者来说,他非常的聪明,学的非常快,但毕竟知识量还是不足。
等张明浩离开以后,杜伟对其他两人说道,“张明浩确实很有想法,也怪不得能做那么多的研究。”
“不过刚才说的,高温超导和zxz……”
他说着摇摇头。
赵林薇和刘磊都认可的点了点头,他们就继续着手头上的工作。
办公室重新安静下来。
一直等到了下班时间,理论研究办公室都没再发出一个声音。
杜伟看了一下时间,收拾东西就准备正常下班,站起来以后忽然感觉有些不对劲。
他转头一看,刘磊正对着密密麻麻的稿纸苦思冥想。
赵林薇支着下巴,似乎也在思考着什么。
杜伟仔细想了一下,自己似乎没有交代什么工作,他们都在忙什么?
他走到刘磊身后,盯着稿纸上的东西看了半天,惊讶的说道,“你在研究张明浩说的关联?”
刘磊想的太投入,他吓的浑身一哆嗦,反过来轻呼一口气,“是啊,没事就想一想。”
“这有什么可想的。”杜伟有些不理解。
刘磊理所当然的说道,“当然要想一想了,那可是张明浩说的。”
“啊?”杜伟还是不理解。
刘磊理所当然道,“整个实验室上下,包括朱主任、薛教授,等等,谁不听张明浩的?”
“看看他们做的实验都是张明浩在指挥,发现了张氏现象,后续还增大了流动性,一直到现在。”
“我们以前做锡烯方向,张明浩还指挥着做出了多层锡烯薄膜,你知道吧?被称作是常温超导……”
“卖了一个亿!”
刘磊很用力的说完,继续道,“所以我觉得,张明浩有什么想法,跟着做就行了。”
“我也不要求太高,以后能留在实验室就行。”
赵林薇也看了过来,她认可的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
“反正是张明浩的想法,错了就错了,万一对了呢?”
“如果能找到张氏现象和高温超导的联系,这个成果有多大?混个二作,都够我升教授了。”
“回报远大于付出呀!”
杜伟都被说的心动了,同时也感到有些迷茫。
这情况不对啊!
作为理论研发组的组长,组员张明浩说了一个想法,其他两个组员就闭着眼跟进了?
他这个组长,难道也要跟进吗?
……
张明浩有了新的想法,而且确定方向没有问题。
但他打算慢慢研究,慢慢做。
理论机制的研究牵扯到非常复杂的内容,并不像是实验一样一天就能完成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