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默默奉献?勇于付出?用词不当了吧!(2/2)
前来的是大人物,科技部的负责人徐老师。
徐老师亲自登门,自然是为了闹得火热的常温超导材料,他不可能一个人来,身后还带着一大堆的官员和专家。
他们一路上都在说着相关公告和报道情况。
这件事情影响太大了。
常温超导材料被认为是21世纪最大的科技难题之一。
常温超导材料的用处太大了,可以让电子科技的方方面面实现革命性的突破,甚至会成为对于现有科技的一种颠覆。
举个简单的例子,各种电子元器件都会有散热的问题,国际上有关电子元件散热方向的研究专利就高达几万项。
常温超导材料会直接解决元件散热问题,因为材料具有超导特性,并不会因为电阻而释放热量,元件自然也就不会散热。
这样的材料技术绝对是颠覆性的。
国内舆论出现了大量的报道,国外也同样有了很多报道。
这件事情让徐老师有些尴尬,他是在出现舆论以后,才知道有团队研发出了常温超导材料。
在知道消息以后,他马上找人问了一下,得知东川省科技厅再包括江州大学,都进行了成果上报。
问题在于,时间差。
东川省科技厅上报信息后,间隔一天发布了研究成果。
省一级的科技部门,直接归属省-政-府管辖,东川省科技厅当然有权利发布省内科技成果。
科技部方面要处理的成果信息工作太多了。
徐老师只是去其他地方考察,再开个会的时间,就错过了第一时间掌握信息,当然也没什么影响。
他马上拿到了成果上报信息,也马上决定组织专家去江州大学,到应用电磁学实验室去看看材料、看看制备技术情况。
徐老师做事风雷厉行,到了实验室简单寒暄以后,他就直接去了后排的实验间。
朱炳坤为前来的专家学者,介绍了stn-01制备流程。
这方面,非专业人士只能听一下了。
徐老师一直和张明浩在谈,“这种材料稳定性怎么样?”
“如果物理性防护做的好,也就是不和其他硬质的物体发生磕碰,材料的高导电率特性几年时间是没有问题的。”
张明浩说道,“不过具体还是要做检测,我们实验室不具备这方面的检测环境。”
徐老师点了点头,继续问道,“制作成本高吗?我听说好像很难,多次实验才能制出一小块。”
“现在确实不容易。”
张明浩道,“我们在研究出材料以后,进行了三个批次的大规模制备,投入一百多万,只造出了两个手指大小材料,其他还有几块,都不足一厘米,很小。”
“等回了实验楼那边,您可以看一看。”
“不过这种材料,优点在于可以无限分割,手指大小的薄片,可以分割成一百份,甚至更多,材料分割并不会影响导电性能。”
徐老师不是专业人士,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顿时好奇道,“岂不是说,一个手指大小的材料,可以制作成一米长的导线?”
“对。”
张明浩回答的很肯定,“只要不破坏材料结构,怎么分割都可以,就看技术工艺的精度了。”
理论上,材料可以无限分割,但实际受限于技术精度问题,能分出几十份已经很了不起。
如果再进行分割,分割的成本会比材料的制造成本还要高。
那样就没有意义了。
一行人参观了实验室,了解了stn-01材料的制造流程。
等再回来实验楼,他们见到了材料样本,一大堆的专家围着样本仔细的看,也有人看起旁边的检测报告。
报告来自东川省检测技术研究院,数据还是很有权威性的。
“是出自赵旭团队的检测……”
“赵旭我知道,为人有点奸猾,但能力是有的,检测工作上不会出问题。”
“看来确实是常温超导了,而且电流载力也不低,这一小块薄片是铜的十分之一,切成十块就赶上铜了。”
“可以用在很多高科技领域啊……”
有个专家忽然说道,“不知道能不能分一小块,带回去测定一下。”
一大群人顿时反应过来。
具有拓扑绝缘态、伊辛超导特性的二维原子堆迭态常温超导材料,对于材料领域的科研人员太有诱惑力了。
每一个专家眼中都闪着火热,即便不是同领域的专家都想带回去一块。
这就是珍宝啊!
好多人都问向了朱炳坤、问向了薛坤,又或者问向实验室的其他人,都没有得到明确的回复。
最后,他们发现能做决定的人,是一直和徐老师走在一起的张明浩。
他们才反应过来,张明浩才是研究的主导人。
一群人把想法说给了徐老师。
徐老师也有些为难。
stn-01的制备是很不容易的,一百多万才造出了几个小块。
成本是一方面,人力也是一方面。
如果是科技部需要,拿走一小块做检验没问题,其他无关的人想拿走一小块去做检测、做研究,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徐老师还是提了一嘴。
张明浩愣了一下,看看不时朝着这边看过来的专家们,脸上顿时露出了苦闷,他长长叹了口气,“我们当然也希望更多的实验人员参与stn-01的检测。”
“但是,stn-01的制备真的很难、很难,而且需要很多经费。”
“徐老师,您可能不知道,我们这个研究不在项目以内,用的全是实验室经费,您看看我们实验室……”
“别说和什么大机构比了,省级支持的实验室也比不了,包括环境、设备、人员,实验室经费都是靠学校补助或项目结余,一点点攒出来的。”
“这一个研究,基本都花光了啊……”
不远处,宋凯峰听着赶紧打眼色,省科技厅可是支持经费了,不能连谈都不谈吧?
张明浩收到信号,补充了句,“后来材料制备上都是省科技厅支持的经费,但前期的研究投入确实很大……”
他满脸苦涩的说着。
周围的专家们,也包括宋凯峰、徐老师等人都是相信的。
正常来讲,材料研发的投入一般都会非常高。
stn-01,是一种高科技烯迭层材料,肯定是经过无数次实验,不知道耗费多少精力才制备研发出的材料。
他们所处的应用电磁学实验室,明显是一个很普通的科研机构,实验室经费大概率也就几百万。
几百万,做材料研发肯定是不够的。
大概率还要个人往里面贴钱吧?
徐老师听着心生感动,他拍着张明浩和肩膀,又看向朱炳坤、薛坤等人,满心肯定的大声道,“你们每个人都是好样的!”
“你们是真正投身于科研事业,默默奉献,不在乎个人利益,敢于付出、勇于付出的伟大工作者!”
“你们理应有更好的科研环境,理应有更好的待遇,也不应该为了经费问题发愁!”
“请放心,针对你们的研究,针对你们实验室,科技部会拿出足够的经费支持!”
徐老师说完,周围所有人激烈的鼓起了掌。
张明浩、朱炳坤、薛坤等人,也包括其他实验室人员,也都一起激动的鼓掌。
谭延明远远站着,也跟着拍了几下手,脸上的表情却有些怪异。
默默奉献?
不在乎个人利益?
勇于付出?
说的是张明浩、朱炳坤等几个‘自带股份做研发’的家伙?
严重用词不当了吧!
更新有点晚了,抱个歉,晚上还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