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撒网与待鱼(2/2)
北边那个“神秘人”的线索,张建军则处理得更加谨慎。他没有再通过李姓港商去打探,那太过刻意。
而是指示研发部的钟博士,在与內地一些科研机构进行有限的技术资料交流时(这是当前政策允许的),旁敲侧击地询问近期是否有北方的考察团对香港的电子或精密製造產业表现出特別兴趣,理由是希望能提前了解政策风向,做好技术合作准备。
这种基於业务需求的打探,显得自然合理,不易引人怀疑。钟博士反馈回来的信息很模糊,只提到似乎確有这样一个小组在活动,但行程保密,级別很高,具体信息无人知晓。
张建军不再深究,只是让钟博士保持这种若即若离的技术交流姿態。他知道,如果对方真的对自己有所关注,自然会再次出现。过早地主动接触,反而会失去主动权。
时间一天天过去。建邦实业的运营逐渐重回正轨,甚至因为滙丰贷款的到位和几个关键订单的完成,势头更胜以往。研发部的新型节能注塑机取得了初步突破,虽然距离完全成功还需时日,但已经看到了曙光。
龙五那边对“蓝月亮”酒吧和小进出口公司的监控仍在继续,又捕捉到了几次秘密接头和资金传递,证据链在不断充实。
张建军耐心地等待著,像经验丰富的猎手,等待著猎物彻底放鬆警惕的那一刻。
威尔逊那边似乎暂时沉寂下去,怡和也没有新的打压动作传来,但这种平静,反而让张建军感到一丝不安。以威尔逊的性格,吃了这么大一个亏,绝不可能毫无动作。
这种反常的寧静,往往预示著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这天下午,张建军正在审阅新厂区的规划图,陈威廉面色凝重地敲门进来。
“老板,刚收到的消息。台岛那边,我们最大的一家塑料原料供应商,突然单方面通知,下个季度的原料供应价格要上浮百分之三十,並且拒绝谈判。理由是国际油价上涨和供应链调整。”
张建军抬起头,眼神微冷。这家供应商背景深厚,与台岛当局关係密切,突然发难,绝非商业行为那么简单。
“渔夫”的报復,终於来了。而且选择了从他產业链的上游动手,企图直接卡住他的脖子。
“知道了。”张建军放下图纸,脸上看不出喜怒,“联繫南洋的郭先生,询问他之前提过的印尼那家合资原料厂的情况,看能否儘快增加对我们的供应份额。同时,让採购部立刻寻找其他备选供应商,哪怕是价格暂时高一点,也要保证生產不断供。”
“可是……台岛这家供应量最大,突然切换,成本和运输都是问题……”陈威廉面露难色。
“照做。”张建军语气平淡,却带著不容置疑的力量,“记住,任何时候,都不能把命脉交到別人手里,尤其是心怀叵测的人手里。”
陈威廉深吸一口气,“是,我马上去办。”
陈威廉离开后,张建军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著。
台岛的“渔夫”出手了,那么,怡和的威尔逊,你又准备了什么戏码。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龙五的號码。
“喂,龙五,收网的时机,可能要比我们预想的提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