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倒行逆施(2/2)

“赵先生,李文忠的骑兵在三里外游弋。”哨兵裹著破袄跑来,鼻尖冻得通红,“他们举著张元首的画像,说谁能献上首级,赏白银千两。”

赵康没回头,手里木杴插进冰缝,撬起一块三尺见方的冰砖:“让他们举著吧,正好给咱们的麦子当肥料。”

身后传来叮叮噹噹的声响,瘸腿铁匠带著人在冰面上铺设木板,木板下垫著芦苇,防止压破冰层。

十几个孩童提著陶罐,往麦种上撒草木灰,冻裂的小手上沾著黑灰,笑起来露出缺牙的豁口。

“老杨,连弩造得怎么样了?”赵康拍掉手上的冰碴。

铁匠吐出嘴里的酒葫芦塞子,独眼里闪著光:“新造的冰裂弩,箭头淬了冰醋酸,射中甲冑能冻裂三寸!就是缺铁,得想办法去铁矿捞点。”

正说著,远处突然传来马蹄声。

王二麻子骑著匹瘦马奔来,马鞍上捆著个麻袋,解开绳结,滚出十几个冻硬的窝头:“从李文忠的粮队里扒来的,掺了沙子的,给孩子们垫垫飢。”

他脸上有道新伤,从眉骨划到下頜,是昨夜劫粮时被李增枝的枪尖扫到的。

赵康用烈酒给他消毒,他疼得齜牙咧嘴,却突然笑了:“那小子枪法是不错,可他不懂,咱们抢粮不是为了自己吃,是要让百姓知道,跟著咱们饿不死。”

冰面上突然一阵骚动。

一个白髮老妇抱著个襁褓跪在赵康面前,絮里裹著个面黄肌瘦的婴儿,嘴唇乾裂得像树皮:

“赵先生,求你给孩子口盐……再不吃盐,就活不成了……”

周围的百姓纷纷低下头。

城里的盐早就见底,有人开始用铜钱刮墙皮上的硝霜,颳得多了浑身浮肿,像发麵的馒头。

赵康喉头滚动,正要说话,西北方向突然扬起烟尘。

王二麻子拔刀就骂:“狗日的李文忠,又来捣乱!”

烟尘里渐渐露出旗帜,不是“曹国公”的黑旗,而是面缝补过的红绸,上面绣著歪歪扭扭的“民”字。

一个熟悉的身影骑在马上,肩上的布条还在渗血,手里的锈柴刀在阳光下闪著光。

“那是……”瘸腿铁匠的独眼突然睁大,铁钳“噹啷”掉在冰上。

张皓月勒住马,看著冰面上的麦种,看著举著木杴的百姓,突然翻身下马,蹲在冰窟前,抓起一把带冰碴麦粒:

“弟兄们,我回来了!”

老妇怀里的婴儿突然哭出声,声音虽弱,却像惊雷般炸响在冰原上。

王二麻子扔掉刀,扑过去抱住张皓月,肩膀抖得像风中的芦苇:“元首……俺就知道你没死!”

赵康的眼泪砸在冰面上,溅起细碎的冰晶。

他突然扯开嗓子大喊:“元首回来了!!”

百姓们先是愣怔,隨即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

有人跳进冰窟,捞起一把麦种往嘴里塞。

有人对著红绸旗磕头,额头撞在冰上咚咚作响。

孩童们围著张皓月,伸手去摸那把锈柴刀。

张皓月站起身,突然將柴刀高高举起:“朱元璋说咱们是妖贼,说没了他,天下就会大乱。可你们看——”

他指向冰窟里的麦种,指向铺设的木板路,指向远处炊烟裊裊的窝棚:

“这冰上的春天,是咱们自己种出来的!不是龙恩,不是天命,是咱们一杴一镐刨出来的!”

“李文忠说要赏千两白银买我的头。”张皓月的声音在冰原上迴荡,带著冰碴般的锐利:

“可我告诉你们,百姓的笑脸,比白银金贵万倍!冻裂的双手,比玉璽更有分量!”

他从怀中掏出个油布包,里面是用油纸隔开的海盐,晶莹得像碎冰:

“老杨,把这些盐熬成盐水,拌进麦种里,告诉李文忠,他堵得住河道,堵不住春天!”

瘸腿铁匠接过盐包,独眼里滚下两行热泪,在冻红脸颊上衝出两道白痕。

……

很快。

应天府的布告贴到了济南城头。

黄麻纸刷著桐油,防水防潮,上面用硃砂写著朱元璋的御笔:

“奉天承运皇帝,詔曰:张皓月妖术惑眾,逆天而行,今春必遭天谴,瘟疫蝗灾將席捲齐鲁……”

布告旁画著狰狞的蝗群,啃食著田地里的百姓,云端上的龙椅俯视眾生,龙爪下踩著新大明的残旗。

李文忠的士兵每天都来城下喊话,用铁皮筒扩音,把朱元璋的天谴论一遍遍灌进城里:

“三月不雨,四月蝗灾,五月黄河再决堤!这都是张皓月逆天而行的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