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朱棣先造反了?(1/2)
王二麻子捏著布条的手抖了起来,麦秆从嘴里掉出来:“这小子疯了?朱棣手里有十万边军,寧王的朵顏三卫更是能生撕猛虎,他敢动?”
“所以才叫好戏。”张皓月指著地图上的北平,“朱允炆急著当皇帝,就得先砍了这些叔叔的爪子。可他忘了,这些爪子不是泥捏的,尤其是朱棣,早就等著这个由头了。”
正说著,木华黎拖著个浑身是血的信使闯进来。
那信使穿著锦衣卫的飞鱼服,腰间还別著绣春刀,此刻却像条死狗似的瘫在地上,嘴里哼哼唧唧地求饶。
“从应天来的,想往北平送信,被俺们在黄河渡口逮住了。”木华黎一脚踩在信使背上,弯刀架在他脖子上。
“搜出来的信,用的是火漆封的。”
张皓月接过信,用火摺子烤了烤封口,里面掉出张黄纸。上面是朱允炆的笔跡,歪歪扭扭地写著:“速查燕王与济南反贼勾结事,若有实证,可先斩后奏。”
“狗娘养的!”王二麻子一脚踹翻旁边的箭架,“想让咱们跟朱棣狗咬狗,他坐收渔利?”
张皓月却笑了,把信纸凑到火把上点燃,火苗舔著字跡,很快烧成了灰烬:“他越是想让咱们斗,咱们偏要给他唱出不一样的调调来。”
他转身对赵康道:“备笔墨,我要给朱棣写封信。”
赵康愣了愣:“元首要跟朱棣结盟?”
“不是结盟,是送他个礼物。”张皓月蘸著墨,笔走龙蛇。
“告诉他,朱允炆的削藩令已经擬好了,第一个要削的就是他北平的兵权。”
“再告诉他,徐辉祖的残兵被咱们缴了,京营精锐死伤过半,现在的应天就是座空壳子。”
王二麻子眼睛一亮:“这招毒!朱棣本就想反,咱们再递把刀,他不反都得反!”
“不止。”张皓月放下笔,吹了吹墨跡,“再让木华黎带五十个蒙古骑兵,穿上锦衣卫的衣服,把这封信不小心掉在北平城外的官道上,让朱允炆的人捡去。”
木华黎拍著大腿笑:“俺懂了!让朱允炆以为朱棣早就跟咱们勾搭上了,逼著他提前动手!”
张皓月没说话,只是望著城外连绵的麦田。
此刻的麦田泛著青黄,再过一个月就能收割了。
他想起李村长说过,好麦子要经得住风雨,风雨越大,结出的麦穗越饱满。
三日后,北平城炸了锅。
朱棣拿著那封掉在官道上的信,在王府里大发雷霆,把朱允炆派来的眼线骂得狗血淋头。
当晚,北平的城门就换了守军,燕王大旗在城头迎风招展,比往日任何时候都要张扬。
消息传到应天,朱允炆果然急了。
他以自己准皇太孙的身份,开始笼络朝臣,几乎是他大权独揽。
甚至他没等削藩令的细节擬好,就匆匆下旨,夺了周王,湘王的爵位,把他们贬为庶人。
当然了,这份圣旨是按朱標的名义发出去的,而不是朱元璋。
但是,朱元璋跟朱標已经数日没有露面了,很多人都明白,两人已经凶多吉少,甚至有可能死了……
所以自然而然,朱允炆的命令,成为最高命令。
再加上方孝孺等人的怂恿,很快朝堂便是朱允炆的朝会。
旨意下达后,湘王性子烈,在王府里点了把火,全家老小都没出来,火光映红了半个武昌城。
“蠢货。”张皓月收到消息时,正在看铁匠们新造的连弩。
那连弩一次能射五支箭,射程比普通强弩远了三成,是用徐辉祖大营里缴获的铁料打的:“他以为杀几个叔叔就能嚇住朱棣,却不知道这是在给朱棣送兵。”
赵康刚从兗州回来,带回了好消息:兗州的百姓杀了新来的知府,带著粮草和两千青壮投奔济南,现在整个鲁西南都插上了民字旗。
“元首,东昌府的盐工也反了!”赵康脸上带著兴奋,“他们用盐滷浇死了盐运使,说要跟著咱们打天下!”
张皓月接过赵康递来的盐工名册,上面密密麻麻写著三千多个名字,每个名字旁边都画著个小小的盐场。
他突然想起登州卫的王二麻子说过,军户们最恨的就是盐价,官府把盐价抬到了一两银子一斤,比粮食还贵,多少人因为吃不起盐,浑身浮肿地死去。
“告诉盐工们,”张皓月把名册拍在桌上,“济南府的盐,只卖十文钱一斤,管够!”
消息传出去,整个山东都炸了。
青州的矿工扛著锤子来了,济寧的船工划著名漕船来了。
连徐州府的乞丐都拄著棍子往济南赶,他们说,就算死在路上,也要去看看那个让盐价降下来的张元首。
济南城的城门就没关过,城门口的登记册写满了一本又一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