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陈平的回忆(2/2)
“將士们跟著我们出生入死,我们若不能以诚相待,又如何指望他们誓死相隨?”
顾青当年的话语,至今仍在陈平耳畔迴响。
那时的顾青,赏罚分明,知人善任。
他能在万千士卒中识別人才,也能在纷繁战局中洞察先机。
陈平还记得,有一次大军被困,正是顾青当机立断,採纳了当时还是无名小卒秦昊的建议,才得以突出重围。
然而,隨著势力日渐壮大,顾青的性格也开始悄然改变。
昔日的谦逊渐渐被自负取代,从善如流变成了独断专行。
陈平清楚地记得那个雨夜,当他就战略部署提出不同意见时,顾青眼中闪过的那一丝不悦。
“先生过虑了。”
当时顾青的语气虽然平和,但其中蕴含的疏离感,让陈平第一次感到了不安。
而隨著那次过后,自己也学会了藏拙。
收敛了往日的锋芒与热忱,不再像从前那样一门心思扑在顾青的大业上,凡事都留了三分余地,只求在乱世中安稳立足。
日子就这般不急不缓地往前淌著,晨起处理些无关痛痒的琐事,午后泡一壶陈茶晒晒太阳,傍晚看夕阳落尽。
他早就做好了准备,这辈子大抵就是这样浑浑噩噩、不痛不痒地走到头。
毕竟在他心里,顾青的本事摆在那里。
手握重兵,麾下猛將如云,朝堂內外也多有亲信,怎么算都算不出他会输。
就算最后没能一举扫平群雄、一统天下,凭藉现有的根基在北方站稳脚跟、成就一方霸业,那也是板上钉钉的事。
运气好的话,后世子孙里能出个有志向、有才情的继承人,凭著这份基业更进一步,开创一个属於顾家的王朝,成为一朝太祖也並非不可能。
就算运气差些,这基业没能传过二代就败落了。
那个时候的他也早已经入土,身前不管身后事,史书上也必然会有他的深厚一笔。
可他千算万算,却没算到顾青会栽在京城脚下。
那时候的顾青,威望正盛,正是志得意满、不可一世的巔峰时刻,却偏偏在这个时候丟了兵权。
这事儿说出去,任谁听了都得感嘆一句讽刺。
更让他意外的是,夺走顾青兵权的秦昊,竟不是个只图一时权势的庸人,反倒有著远超常人的格局与远志。
那份识人用人的智慧、统御天下的气度,分明就是天生的帝王胚子。
秦昊从不计较下属的出身背景,不管是世家子弟还是寒门书生,哪怕是从前顾青麾下的旧部,只要有真本事,他都愿意重用,真正做到了唯才是举。
就在所有人上下都以为,经此变动后天下会渐渐安定,朝著欣欣向荣的方向发展时
那个早已被传战死沙场、尸骨无存的男人,竟然活著回来了。
这个消息像块石头投进静水,在他心里掀起千层浪。
陈平的指尖无意识地在窗欞上轻叩著,节奏忽快忽慢,原本平和的目光也渐渐沉了下去,多了几分深邃与凝重。
窗外的夕阳早已完全沉入地平线,天边最后一点余暉也渐渐褪去,议事厅里越来越暗。
守在门外的侍从轻手轻脚地走进来,生怕惊扰了他,小心翼翼地点亮了桌案上的烛火。
跳动的火光在陈平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將他的神色衬得愈发难辨。
他的思绪,却早已飘向了遥远的边关方向,飘向了那个让他心绪复杂的男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