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最后一名上榜的黄巢(2/2)

多年的寒窗苦读,所有的艰辛与期盼,在这一刻终於有了回报。

人群中不断爆发出惊呼、狂喜、嘆息与失落,人生百態,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那位江南望族子弟也名列前茅,虽非前三,亦是高等,他鬆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家中小廝早已飞奔回去报喜。

而最令人瞩目的,无疑是高居榜首的会元之名——卢靖!

这个名字对於许多年轻士子而言或许陌生,但落在一些知晓內情或年纪稍长的朝臣、士人耳中,却不啻於一道惊雷。

“卢靖?莫非是当年那位……”

“嘘!慎言!既是陛下钦点,必有道理。”

“文章必然惊才绝艷,方能折桂啊!”

消息如插了翅膀,迅速飞入皇宫深处。

长春宫內,林晚正逗弄著咿呀学语的小皇帝,芍药步履轻快地进来,脸上带著些许惊奇:

“娘娘,贡院放榜了。

会元是位叫卢靖的先生,听说……来歷不凡呢。”

林晚手中的拨浪鼓微微一顿,秀眉轻挑:“卢靖?”

她沉吟片刻,唇角弯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秦王殿下这盘棋,下得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这位卢先生中选,可比十个年轻状元来得更有分量。”

她顿了顿,语气依旧慵懒,却多了几分瞭然:“看来,这京城的天,又要因新科进士们而变一变了。

吩咐下去,长春宫这些日子都谨慎些,莫要与前朝之事有任何牵扯。”

“是,娘娘。”

芍药恭敬应下,心中对太后的敏锐又添了几分钦佩。

与此同时,甘露殿內。

秦昊看著顾之江呈上的最终排名及前十名的硃卷(誊录后阅卷官批阅的试卷),目光尤其在卢靖和王砚之的文章上停留许久。

卢靖的文章,沉稳大气,引经据典却又不失锐利,对时政的剖析鞭辟入里,提出的策略老辣持重,绝非寻常书生所能及。

而王砚之的策论,则充满了一股破而后立的锐气。

虽略显青涩,但对民间疾苦体察入微,所提建议大胆新颖,恰恰契合了秦昊欲打破陈规、大力革新的心思。

“很好。”

秦昊合上试卷,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即刻擬旨,三日后,於太极殿举行殿试,本王要亲自考较这天下士子。”

“臣遵旨。”

顾之江躬身领命,迟疑了一下,又道:“殿下,卢师那边……”

“照常即可。”

秦昊明白他的意思,“殿试之上,唯才学是举。

告诉卢师,让他不必有任何顾虑。”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