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新车(2/2)
“后院的许有德一家也非善茬,父子俩皆小人,且好色。”
“前院的人稍好些,但也別轻易交底。”
总而言之,我们院子里共二十二户人家,正常的不多。
你搬进来后,需多观察、多思考,少言少行,免得被他们算计。”
“当然,这种局面不会永远持续。”
“大爷竞选在即,等我当选,定会逐一整治他们。”
“等把贾家、何家以及易中海等人驱逐出去,咱们院子就安寧了。”
李建设对秦淮茹一口气说了许多。
秦淮茹听得直皱眉。
本以为只有贾张氏是个异类,没想到这院子里的人几乎个个不堪。
城里真是危机四伏。
秦淮茹不禁萌生了回农村的念头。
但……有李建设在,哪怕只是为了能和他在一起,她也不可能回去。
介绍完院里人后,李建设领秦淮茹进屋。
家中正在粉刷,一片狼藉。
李建设向秦淮茹介绍了家中布局及装修后的样子。
虽不及村里房子宽敞,但这里是寸土寸金的北城。
李建设家两间正屋,比贾家大了整整一倍。
秦淮茹对这个新家颇为满意。
这时,外面有人来了。
李建设从窗子望去,是叄大妈、赵队长和几位装修工人。
“哟,这自行车,还是崭新的呢。”
“李建设,不会是你买的吧?”
叄大妈刚才在外面看热闹时,就已注意到李建设的自行车。
只是当时眾人都在关注易中海和李建设的爭执,没太在意自行车。
赵队长也羡慕道:
“这么新的自行车,显然是刚买的,你看车牌上的登记日期,就是今天。”
叄大妈一看,確实是今天刚上的牌。
李建设和秦淮茹一同走出屋子。
笑著打趣道:
“阎家媳妇,你可小心点儿摸,万一摸坏了我的新车,得让你赔。”
叄大妈瞪了他一眼。
“摸两下就能摸坏,那还叫自行车吗?”
她的手温柔地掠过自行车的车身,那油漆闪耀著耀眼的光芒,车座异常顺滑。
四合院內,首辆自行车的出现竟是由李建设带来,著实令人意外。
曾几何时,叄大妈对阎埠贵称讚李建设的变化半信半疑,认为无人能超越易中海的地位。
李建设若与易中海一派为敌,前途堪忧。
然而,眼前的自行车改变了叄大妈的想法。
连如此稀缺之物,李建设都能获取,他还有何不能成就?
未来,若阎埠贵紧跟李建设,自家或许也能迎来一辆自行车。
自行车之魅力,让婚礼日程提上议程。
李建设深知这年代自行车的影响力,却未料到如此之大,令叄大妈为之倾倒,他只能苦笑摇头。
隨后,他转向赵队长询问:
“赵队,我家新房何时能完工?”
“婚礼未定日期,若新房能迅速落成,也好早日確定婚期,分发请柬。”
李建设並不急於结婚,但秦淮茹家情况特殊。
农村冬日严寒,虽有炉炕,木材却匱乏。
人多柴少,玉米秆与麦穗尚需餵养家禽,冬日里多依赖做饭时取暖,炉火难得全日燃烧。
加之衣食不周,冬日冻毙之事时有发生。
秦淮茹家境稍好,仍不及城中。
早日嫁入四合院,温暖自不必说。
“大约需十日。”
“你家房屋主要是家具製作耗时,糊棚与粉墙倒不费事。”
赵队长估算,至少十日。
“能否提速?若木工师傅加班,七日可否完成?”
时至12月,晨光中已见雪飘落。
再等十日虽非不可,只是苦了新娘。
“这……或许能赶上,但师傅可能不太愿意。”
赵队长面露难色。
但很快,李建设解决了他的难题。
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烟,塞给赵队长。
李建设说:
“赵队,麻烦您跟木工师傅说一声,让他这两天辛苦点,如果能在七天內完成,我多给他五块钱工钱。”
“当然,质量不能马虎,得耐用。”
有了李建设的承诺,赵队长安心了。
“好,交给我吧。”
时间紧迫。
李建设安排傻柱在家照料工人,负责端茶倒水,自己则带著户口本,和秦淮茹去民政局登记结婚。
望著牵著秦淮茹手,推著自行车的李建设,傻柱心中满是羡慕。
心想自己到了婚龄,也要找个像淮茹大姐这般漂亮的妻子。
不对,淮茹大姐马上就要成为李叔的妻子了,得改口叫秦婶了。
这么一想,傻柱有些无奈,秦淮茹似乎与他同龄,怎么突然之间就高了他一辈。
……
在民政局登记完毕,出来时,李建设与秦淮茹已是正式夫妻。
之前因房子未就绪,婚礼日期一直未定。
於是李建设与秦淮茹一同乘车前往秦家庄,专门商討婚礼事宜。
“爸,妈,我和建设哥回来了。”
一到家,秦淮茹就兴奋地喊道。
秦大山和李晓燕都在,寒冬腊月没什么农活,许多人都在炕上做手工赚点外快。
听到秦淮茹的声音,李晓燕放下手中的针线,跳下炕迎了出去。
“建设,你来了。”
“这么冷的天,也不多穿点。”
“快进屋上炕,別冻坏了。”
李晓燕见到女婿,满心欢喜。
一边请李建设进屋,一边拍掉他身上的雪。
“谢谢姨,我不冷。”
李建设的脸也被寒风吹得微红。
北城刚来过,乡下的冬日確实比城里冷上几分,或许因村中空旷人少的缘故。
进屋后,秦大山已坐在炕上,掀开了被子。
“建设,快来坐。”他招呼道。
“好嘞,叔。”李建设不客气地脱了鞋,上了炕。
李晓燕则推著秦淮茹一同坐上炕,紧挨著李建设。
她自己则在下面倒了两杯白开水,递给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