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55章 神秘人(2/2)
这疑惑,也正是他前来此地的缘由之一。
他心中有数:三界之中,若有人能解此迷局,眼前这位小师弟必在其列。
赵公明到访渊泉山,表面是为传太清圣人之令。
更深的动机,则是为了確认那位隨同玄都出现的神秘之人究竟是谁。
因果二字,在三界中既寻常又非凡。
凡生灵行走天地,无不牵连因果。
但到了赵公明这般境界,自身因果早已瞭然於心。
尤其自封神一役之后,截教门人对因果之流变更为警觉。
昔日惨痛教训犹在眼前,谁也不敢再轻忽半分。
一旦再度牵连祸端,致使截教好不容易恢復的气象毁於一旦,纵万死亦难辞其责。
而这一次的感觉尤为奇特。
首先,那黑衣人与他的因果,並非仇怨纠缠。
因果之间,应以“恩”为根,而非“仇”结蒂。
赵公明身为局中之人,对此体会尤为深切。
就像妖师鯤鹏与许凌渊那般,若真有生死难解之怨,一旦照面,必是杀机立现,无需言语。可赵公明对那神秘人並无杀意,反生感应,说明对方带给他的並非恶意,而是深厚的情义。
这份情义之重,足以撼动心神。
能让他如此清晰感知的“恩”,绝非寻常施助可比。
极有可能,是救命之恩,或是护道之劳。
此类大恩,铭刻於命运长河之中,纵时光流转亦难磨灭。
赵公明素来恩怨分明,有恩必偿,从不轻忘。
然而他反覆思量,自己一生所遇贵人,似乎並无这般深重的因果留存。
反倒是他曾出手相助之人,皆被他视作朋友,从未记掛在心以求回报。
於是念头一转,真相或许恰恰相反——
“那人或许欠我一段因果,而且欠得极深。”
可问题也隨之浮现。
“那人身负玄机,我与其近在咫尺,竟无法窥其修为深浅。”
“要么身怀顶级至宝遮掩气息,要么本身便已踏入三尸准圣之境。”
更大的可能是,二者兼备。
毕竟修为与法宝本就互为依凭。
灵宝再强,若无足够修为镇压,反会招来祸患;
而修行至三尸准圣这等地步,哪怕机缘平平,也定有护身重器相伴左右。
更值得注意的是,那人现身之时,竟与玄都大法师同行。
赵公明眼力非凡,观其举止便知——
即便是太清圣人唯一亲传的玄都大法师,面对此人亦恭敬有加,毫无倨傲之態。
正因这两点並存,赵公明才格外在意此人的来歷。
不敢轻忽,不敢妄断。
许凌渊听罢,眉梢微动。
“哦?”
眸光如电,一闪即逝。
短短几句交谈,已在心中勾勒出轮廓。
赵公明所言之人,身份已然隱隱浮现。
“罗臏……那位真武大帝,竟与玄都走到了一处?”
的確。
单提一个“神秘人”,纵使许凌渊贵为圣人,
在这天机混沌、大道隱匿的当下,也难以推演其真名实相。
但若牵涉到与赵公明有莫大因果者,答案便立刻收窄。
几乎只能指向一人——罗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