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恐怖的劫难(1/2)
“但黄裳是先修道门陆地神仙,再转武道,后以武入仙。”
“太玄真人则从修行之初便双线並进,道门与武夫双双踏入六境巔峰。”
“隨后以绝世才智,融武入道,最终道门与武夫双双突破至第七境。”
“所以他所创《太玄经》並非单纯武经,亦非纯粹道藏,而是融合道门与武夫两家之精妙。”
“其实,江湖中道武双修的道家门派並不少见。”
“比如当今道门两大圣地,龙虎山与武当山。”
“龙虎山专修道法,虽进境迅速,易於飞升,但战力偏弱。”
“武当山则走道武並修之路,虽修行艰难,但战力更胜一筹。”
“然纵观天下道门修行者,能达太玄真人这般境界者,终究寥若晨星。”
“故而综合权衡,暂將其列为道仙榜第五名。”
……
隨著苏尘话音落下,厅中顿时譁然一片,眾位大明武林人士激动得高声欢呼,眼中闪烁著炽热光芒。
先前龙木岛主上榜时,便有人联想到那位创出《太玄经》的仙人。
毕竟龙木岛主尚未入门《太玄经》便已有地仙修为,那位创始者的实力可想而知。
但隨著道仙榜名次不断揭晓,眾人期望渐低,有人猜测他早已飞升,也有人认为他已然坐化。
如今终於听闻他登上道仙榜,位列第五,如此高手现身,怎能不令人激动?
而当眾人再听苏尘后续点评,更是震惊不已。
太玄真人竟是道武双修的绝世强者!
正如苏尘所说,江湖中兼修武夫的三教门派並不少。
其中武当派便是道武双修的典型代表。
武当弟子既要研习道门典籍,也要勤修武学,可谓双管齐下。
因此武林中绝无一人敢轻视出自武当派的道人。
相较之下,少林寺则略有差异。
在少林一派中,有文僧与武僧两种不同的修行方向,即侧重佛法与专修武学之分。
几乎江湖中所有知名的少林高僧,皆出自武僧一脉,精通各种武学秘技。
只有极少数的高僧才会兼修佛法,做到佛武同修。
这是因为佛道双修极为耗时,且二者时常相悖,导致修行效率大打折扣。
譬如,一名少林僧人若专注少林武学,极可能踏入天人境,但若同时修行佛法,恐怕只能止步於大宗师境。
唯有天赋卓绝之人,才能將佛理与武学贯通,实现两者並进。
正因如此,当眾人得知黄裳是道武双修的大能者后,才会倍感敬仰。
而太玄真人显然比黄裳还要胜出一筹。
他不仅做到了道武双修,更將武道与道法双双修炼至第七境。
这一消息顿时令全场震惊。
武道第七境的强大毋庸赘述,战斗中几乎可施展最强神通。
而道武双修、双双入七境,这样的修为甚至超越了三教合一的境界。
连其他王朝的武林豪杰也纷纷感到惊讶。
自从苏尘纵横点评天下之后,大明江湖確实显得平淡无奇。
谁也没料到,大明武林竟还藏著太玄真人这等绝世修真高人。
连带地,眾人对大明武林也另眼相看。
一时间,大厅中眾人议论纷纷:
“太玄真人?没想到那部《太玄经》的创造者竟然还活在世上,並且享寿五百岁!”
“道武双修、双双七境,想不到大明武林竟有如此超凡的修行者,万万不可小覷。”
“哈哈,现在谁还敢说大明江湖无高手?太玄真人可是位列道仙榜第五的强者。”
“难怪这《太玄经》如此难以参透,原来是融合了武道与道法的无上秘传。”
三楼西侧第三间包厢。
上官海棠欣喜道:“太好了,那位留下《太玄经》的前辈果然还活在世上,大明武林终於有顶级强者坐镇了。”
段天涯、归海一刀、成是非等人纷纷点头,脸上露出欣喜之色。
太玄真人的出现,意义非凡,不仅让大明武林扬眉吐气,更是一种实力的震慑。
今后若有外域的绝顶高手来犯,至少也会有所忌惮。
主座之上,朱无视同样面露喜色,但旋即又转为凝重,沉声道:
“苏先生的评点,只能说明太玄真人尚在人间。”
“但像他这等超凡人物,朝游北海暮至苍梧,踪跡难寻。”
“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侠客岛是他传承之地,也是唯一可能与他取得联繫的地方。”
“看来这次赏善罚恶二使现身,我们必须有所行动了。”
此言一出,包厢中眾人皆点头赞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