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武林共尊(2/2)
“此前介绍过的几位道仙,除晓梦外,皆因获得地仙境传承而成就陆地神仙。”
“便是晓梦,也得北冥子指点,少走许多弯路。”
“但寧道奇却不同。”
“他既无地仙级传承,亦无陆地神仙师长指点。”
“他全凭自身悟性,自创地仙功法《散手八扑》,一举踏入地仙之境。”
“当年隋帝杨广三征高句丽失利,南边奕剑大师傅采林孤身入隋,由南向北逐派挑战。”
“与此同时,突厥也有侵扰之意,武尊毕玄破关而出,由北向南横扫江湖,以壮突厥声威。”
“两大异族高手南北夹击,竟使大隋武林陷入重围。”
“那一段时日,堪称大隋江湖最黑暗的时期,连慈航静斋与阴癸派也相继败北。”
“整个武林士气低迷,各大门派闭门不出,只能祈求上天庇佑。”
“南派畏惧傅采林上门,北派惶恐毕玄逼近。”
“就在江湖风雨飘摇之际,散人寧道奇出山。”
“他主动邀战傅采林与毕玄,设圆桌夜宴,当夜独战二人,未落下风。”
“傅采林、毕玄自觉略逊一筹,相继退出大隋。”
“突厥可汗也因此打消南侵念头。”
“可以说,寧道奇凭一己之力扭转江湖颓势,甚至化解了一场灭国危机。”
“自此一役,他名震天下,成为道门领袖,更被尊为大隋武林第一人,武林共尊!”
隨著苏尘话音落下,全场顿时一片譁然。
散人寧道奇!
这个名號早已传遍各大皇朝江湖,无人不晓。
尤其对於大隋武林而言,无论正道还是魔道,对寧道奇皆是敬重有加,心存敬畏。
正如苏尘所言,当年那场风雨飘摇之际,若非寧道奇挺身而出,大隋的江湖名声恐怕早已荡然无存。
如今他登临道家仙人榜,令大隋眾多武林人士无不振奋,纷纷高声欢呼。
毕竟迄今为止,大隋江湖中能登上此榜的高手屈指可数。
而且,在这些上榜者之中,寧道奇是第一位出自正道的强者。
其余如魔帝谢眺、邪帝向雨田、荒剑燕飞,皆属魔门一方。
一时间,大厅中眾人议论纷纷:
“散人寧道奇果然了得,竟能凭自身参悟踏入地仙境,这等悟性实在罕见。”
“依样画葫芦与自悟心法,完全是两回事,由此可见寧道奇悟性之高。”
“这就是大隋道门的领袖人物吗?名不虚传,令人佩服。”
“这就是陆地神仙的意义所在了,若无寧道奇镇守,傅采林与毕玄还不知会狂妄到何种地步。”
“没想到当年突厥还妄图入侵大隋,寧散人那一战,实为武林之福。”
三楼东侧第七间包厢。
白清儿冷哼道:“寧道奇这老牛鼻子果然了不起,竟已踏入陆地神仙之境。
不过,比起邪帝、魔帝的修为,还差得太远。”
婠婠轻晃著洁白如玉的脚踝,笑著说道:“你拿寧道奇和那位已活九百年的魔帝相比,未免太苛刻了些。”
“若仅论邪帝向雨田,两人之间的差距未必如此明显。”
“而且,苏先生之前也曾提及,大隋佛、道、魔三门中皆有不为人知的隱世高人。”
“寧道奇虽名声显赫,却未必就是那位真正的道门隱士。”
“换句话说,大隋道门中,除寧道奇之外,可能还藏有超越五境的大能者。”
“在真相揭开之前,切不可低估道门实力。”
白清儿闻言,微微一怔,她竟忽略了这一点。
祝玉妍点头道:“清儿所言极是,道门虽一向低调,但其真正底蕴,绝不可轻视。”
白玉台上。
苏尘轻啜一口茶,不待眾人议论完毕,便继续说道:“关於这寧道奇,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軼事。”
“他踏入地仙境后,竟感到前路迷茫,不知该如何更进一步。”
“为了探寻更高层次的武道之境,寧道奇亲自前往慈航静斋,欲借阅那传说中的《慈航剑典》。”
“若换作寻常门派,自家镇派秘典断然不会外借。”
“但当时的慈航静斋斋主梵清慧却应允了此事,只不过设下了交换条件。”
“那就是寧道奇在阅毕《慈航剑典》后,须答应她三个力所能及之事。”
“为求突破,寧道奇答应了这一条件。”
“未曾想,当他翻阅《慈航剑典》时,每一页都极其吃力,额上冷汗涔涔。”
“待他强撑著读完整部剑典,內息已然紊乱,当场吐血三口。”
“梵清慧见状大惊,连忙追问缘由。”
“寧道奇坦言,书中所载武学精义与他的武道理念大相逕庭,这才导致体內真气紊乱。”
“可实际上,真相併非如此。”
“原来在拜访慈航静斋之前,寧道奇曾先去拜访了邪帝向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