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暴躁的鬼子(1/2)

杨將军的命令迅速传达下去。吕俊生立刻召集特种大队的五个作战小队,进行了周密的部署。

“同志们,鬼子的牛皮战术开始了,他们想用两个联队的兵力,像影子一样跟著我们,不让我们喘息。

我们的任务,就是让他们这根牛皮粘不住,还要崩掉他们几颗牙!”

吕俊生目光锐利地扫过队员们:“各小队轮流出击,以小组为单位,分散行动。

白天,重点是狙杀鬼子的军官、侦察兵、通讯兵和机枪手!

晚上,拔掉他们的所有明哨暗哨!原则是:快打快撤,绝不恋战,以袭扰和消耗为主,让鬼子不得安寧!”

“是!”队员们齐声低吼,眼中闪烁著猎杀的光芒。

在这支精锐的特种大队中,有一个特殊的身影——王喜奎。

他原本是太行山一名普通的神枪手,虽然枪法极准,但体能和战术素养在特种大队的选拔中並不突出。

然而,正是凭藉那手出神入化的枪法,吕俊生破格將他留了下来,编入了特种部队。

王喜奎第一次摸到那支特製的、加装了高精度瞄准镜狙击步枪时,兴奋不已。

这枪的工艺、手感,还有那清晰得仿佛能看见敌人毛孔的瞄准镜,都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而隨后进行的专业狙击训练,更是为他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他不再是那个凭感觉和经验射击的神枪手,而是开始系统学习风速测算、距离估测、弹道计算、隱蔽偽装、阵地选择与转移……

他如饥似渴地学习著,天赋加上刻苦,让他迅速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狙击手。

此刻,王喜奎正静静地趴在一处距离鬼子先头部队营地约四百米的山坡灌木丛中。

他身上披著精心偽装的吉利服,与周围环境完美融为一体,连呼吸都控制得极其缓慢。

通过高倍瞄准镜,他可以清晰地看到营地边缘,几个鬼子兵正围著一个小火堆取暖,一个曹长模样的人正在指手画脚地说著什么。

“目標,鬼子曹长,距离485米,微风从左至右,修正半格……”王喜奎心中默念著参数,手指轻轻预压扳机。

“呼……”他轻轻吐出一口气,在气息最平稳的瞬间,扣动了扳机!

“咻——”一声极其轻微、仿佛毒蛇吐信般的枪声响起。加装了高效消音器的枪口几乎没有火光和硝烟。

瞄准镜中,那名正唾沫横飞训话的鬼子曹长,脑袋猛地向后一仰,额头上爆开一团血,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八嘎!敌袭!”旁边的鬼子兵瞬间炸锅,惊慌地四处张望,胡乱地端起枪。

然而,他们根本听不清枪声来自哪个具体方向!

消音器大大降低了枪口噪音和爆音,在空旷的山谷中,声音传播变得模糊不清,仿佛来自四面八方。

“第二个,机枪手。”王喜奎冷静地移动枪口,锁定了一个正慌忙扑向轻机枪的鬼子兵。

“咻——”又是一枪。那名鬼子兵刚摸到机枪握把,胸口便被子弹穿透,扑倒在机枪上。

“第三个,那个往电台跑的。”王喜奎看到了一个试图冲向通讯兵的鬼子。

“咻——”子弹精准地命中了那名鬼子的后背,他向前踉蹌几步,栽倒在地。

短短十几秒,三枪,三个鬼子毙命。

营地彻底大乱,鬼子兵们惊恐地趴在地上,或者躲到掩体后,盲目地向他们认为可能的方向射击,子弹嗖嗖地飞向空中和远处的山林,却连王喜奎的毛都碰不到。

王喜奎没有丝毫犹豫,牢记训练时的铁律:一击之后,无论得手与否,立即转移!

他像蜥蜴一样,悄无声息地向后匍匐退去,迅速消失在茂密的灌木丛中,向著下一个预定的狙击点移动。

他刚离开不到三分钟,鬼子营地里的迫击炮就开始向之前子弹大致来源的方向进行覆盖射击,炸得那片山坡泥土飞溅,却只能炸个寂寞。

类似的场景,在接下来的三天里,在不同的地点不断上演。

特种大队的五个小队,像五把无形的剃刀,轮番刮著鬼子联队的神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