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机甲设计,改革军制(2/2)
当然是歷经过多次血战的亲卫,而不是刚刚补充上来的亲卫。
虽然都是他的亲卫,但是本质上有极大的差距。
再往上就是校官。
苏尘就设置为四级,方便进行管理。
少校,领两个营一共一千人,担任团长的职务。
中校,领两个团一共两千人,担任旅长的职务。
上校,领三个团一共三千人,担任师长的职务。
大校,领五个团一共五千人,担任军侯的职务。
苏尘可不是乱改,他可是有极大的理论依据。
例如这个营长,取自安营扎寨。
团长的职务,则取自军团。
师长、旅长的职务,则取自周礼,“五卒为旅,五旅为师”。
师出有名,苏尘的军制改革,也不是胡编乱改。
一个五千人的军团,大致有以下校尉:
一位大校,一位上校,一位中校,五个少校加上十位上尉等。
十分契合当今盘古大陆,各国的军队体制。
再往上就是將官。
正所谓,一將无能,累死三军。
歷史上的案例数不胜数,愚蠢的將领隨隨便便葬送几十万大军。
这里的將领,指的是掌握最高指挥权的人,而不仅仅是將军。
苏尘设定的將官,主要是负责制定计划,坐在星船或者基地里遥控指挥各星系的作战。
將官则是分为三级。
少將,指挥三个军团一万五千人,负责恆星系的征伐。
中將,指挥十个军团五万大军,负责大星系的征伐,
上將,一片星域的总指挥,负责制定征伐战略。
按照苏尘的设定,將官必须有大局视野,不仅仅拘泥於眼前的得失。
否则敌人隨便卖一个破绽,你直接倾巢出动,妥妥的战犯行为。
最关键的是,苏尘已经把星图上交给始皇帝。
他本人对星空外的大致星图一清二楚。
无论是东西南北,都具有大面积的疆域,不下於数个星域。
每一个大国,可能要安排两到三个上將,才能儘量覆盖星空大部分疆域。
所以苏尘的安排十分地合理,兼顾各国的军队情况。
改正之后,苏尘將军制玉简呈交上去,等待始皇帝的批覆。
本人开始设计他自己的亲卫机甲。
始皇帝收到苏尘的玉简,简单看一番发现很合理,少中上三级能够有效区分等级。
还有对士兵的內部等级区分,能够有效区分士卒的资歷、经验和水准。
很合理的军制改革。
始皇帝沉吟片刻,对苏尘的军制改革进行批覆,也给予苏尘极大的自主权。
允许他单独开设一条生產线。
不过这个生產线不是白白开设,在迈入星空之后,苏尘需要拿足够的资源来补偿。
换一句话说,先享后付,贷款开工。
ps:军制。
列兵,下等,中等,上等;
下士,伍长,五人;
中士,什长,十人;
上士,排长,三十人;
少尉,百夫长,一百人;
中尉,连长,二百人;
上尉,营长,五百人;
少校,团长,一千人;
中校,旅长,两千人;
上校,师长,三千人;
大校,军侯,五千人;
少將,恆星系指挥者;
中將,大星系指挥者;
上將,星域总指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