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换个笼子(1/2)

要么放弃坚持了三五年甚至更久的学业,要么继续忍受他的压榨。

毫无疑问,大多数人都因捨不得沉没成本,选择忍气吞声,被他连续剥削好几年都是常態。

他们总以为再坚持一下就能解脱,却不知等待吕欢发善心根本是自寻死路。

拖得越久,损失越大,最后连人生最好的时光都白白耗在这里。

凡是跟他扯上关係的人,基本都没什么好下场。

而吕欢这次能登上“巡礼號”,

正是因为他把自己一名研究生的毕设成果,全盘转让给了一位富豪的儿子——一个刚上高三的学生。

可笑吗?当然可笑。

不合逻辑又怎样?谁又会深究?

那项成果对那个研究生来说,可能是救命稻草、是毕业唯一的希望;

可对那个高三学生而言,却只是简歷上锦上添的一笔。

可能是国內高考的加分项,是自主招生的敲门砖,是轻而易举就能拿到的人生成就。

“都这把年纪了,明明都不行了,居然还能靠权势强迫女学生……

果然,越是不行的男人,心理就越是扭曲。”

唐昭不屑地低声评价了一句,但也並没继续关注吕欢那边。

他转开视线扫向其他人,没想到,还真有了意外发现。

当他的目光落在那老头不远处一个戴眼镜、穿格子衫、满脸愁容的男生时,眼前顿时一亮。

系统显示,这个叫陈杰文的男生,研究成果多得惊人,显然是个极有才华的科研苗子。

只可惜,运气太差——他正是吕欢手底下那个被坑得最惨的一號男博士生。

他现在对国內的学术环境已经彻底绝望,正拼命攒钱,打算一攒够就立刻逃往国外。

以他的研究能力,说不定真能在海外闯出一片天地。

但前提是,他得攒够钱,並且顺利摆脱吕欢这个噩梦,才能真正出国发展。

唐昭对陈杰文能否成功逃脱並不乐观。

吕欢怎么可能放走这么一台“科研发动机”?他比谁都清楚陈杰文的价值。

摆在陈杰文面前的只有两条路:

要么乖乖当吕欢的廉价劳力,要么……彻底消失在歷史的尘埃里。

吕欢绝不允许“博士生被博导打压后攒钱出国成为知名学者”这样的丑闻发生。

所以,陈杰文要么继续忍受压榨、等待对方施捨般的一点“恩惠”,要么,就只能“意外身亡”。

面对打压,只有两条路可走:

要么锋芒毕露,一举捅破压迫;要么隱忍蛰伏,等待时机狠狠反击。

在这件事上,选择其实非常残酷:

要么强硬到底,直接打破牢笼;要么就软弱到底,忍到触底反弹的那一刻。

最怕的就是不温不火、犹豫不决——那只会像温水煮青蛙,慢慢被吃干抹净、啃得骨头都不剩。

陈杰文还没真正走出社会,缺乏处世经验,显然对这一点认知不足。

起初他的才华或许真能带他杀出重围,可他展露锋芒后又软了下来,

一次次退让,最终彻底被困住。

现在的他,就像被扣在玻璃瓶里的跳蚤,认知牢牢限制住了能力,

更像折断了翅膀的蝴蝶,再也飞不起来。

不过,这一切对唐昭来说都不是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