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领养(1/2)

易中海有了领养孩子的念头,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

他从来就没有感觉到这一天的工作时间这么难熬,感觉太阳怎么老是掛在天上也不偏一下呢?

终於等到了下班,易中海迅速的骑上自行车回家。

升了科长之后,易中海决定买一辆自行车,否则这科长岂不是白当了?

虽然刘海中还是靠十一路公交去上班,但自己是科长!刘海中不过一个车间副主任,跟自己是没法比的。

钱自己不缺少,票找领导隨便一问,杨厂长直接给了他一张,说是给新科长的福利。不仅给了他一张,杨师傅也给了一张,不能厚此薄彼嘛。

拿到票,易中海赶紧去百货大楼买了新自行车。

易中海身高一米八,骑个自行车而已,两条大长腿可以直接够到地面,两腿一划拉,自行车就滑了出去。从百货大楼到四合院,这一路上就轻鬆学会了骑车。

“中海,这是你新买的车?你这就会骑了?”一大妈看到易中海骑著自行车回来,非常惊喜。

“对,这就是咱家的新车,有时间你就学学,以后你也骑车出去,省的走路了。”

“我不行,我不会骑。”一大妈赶紧摆手,这年头学个骑自行车难度可不小,不像后世的孩子,隨隨便便学两下就会骑。

现在许多的大人都不会骑自行车,而且要学好几天,甚至把自己摔个鼻青脸肿的才能学会。

即便是学会了,出事故的机率也不小,经常有人相撞或者是掉进沟里。至於剎车不灵或者掉链子的事,更是需要找候车师傅专门修理。

阎解成记得自己上初中的时候,由於许多的学生住的比较远,因此都骑自行车上学。

有几个村子是在山里,从村里出来有一条並不算宽的路,並且路上有一条长达上百米的斜坡,足足有四十五度的坡度。坡底是一块玉米田,路就从玉米田的上方拐过,一个九十度的拐角拐向西边。而这块玉米田比坡底的路低了三四米,一般情况下,玉米长成了之后,玉米梢距离路面还有两米多呢。

阎解成有的时候串亲戚,尤其是过年的时候,就会发现,那玉米地里经常会出现一个个的坑,显然是从斜坡上衝下来又拐弯不及摔下来的人砸的。

至於人伤成什么样子就不知道,毕竟那时候还小,只听说有摔死的,没有现场见过摔下去的。

他的同学们骑车下坡,那就是风一般的速度,一个飘移就拐了过去,显然有赛车手的潜质。而且那么多年,从来就没有听说哪个同学摔进下面的地里。

听说有一次,一个同学骑自行车正在下坡,突然剎车失灵——链条掉了。

二八大槓的剎车系统不是手剎,剎车的时候只要脚踏往后踩就可以轻鬆制动,但这需要有链条!

只见这个同学不慌不忙,一个槓下藏身,一下子就把链条安好了。然后重新翻上来骑上座,整个过程一气呵成,车速不但没减,反而还在惯性作用下继续加速,最后到了坡底,直接飘移过弯。

简直就是帅爆了!

那么多年,这件事一直是大家的传说,但谁也不敢去试试。万一试不好就有可能变成逝世!

易中海骑车回到家里,然后把自己的想法与一大妈说了一下。

“你想通了?”一大妈还是有些不太敢相信,毕竟自己以前已经说过好几次了,但每次易中海都不愿意去领养。

“嗯,我想通了。”易中海说道,“靠人不如靠自己。贾东旭不是养老的好人选,柱子也不能太指望。他们都有自己的小家庭,关键时刻,他们的小家才是第一的,我们都得靠后。”

“行,我们去领养。”一大妈眼泪都差点出来了,她是多么的想要一个自己的孩子啊,但无奈,两人有缘无份,无论如何努力,就是怀不上。现在老易终於同意自己去领养一个了。以后老易去上班了,自己再也不会孤单单一人待在家里了。

第二天,易中海向厂里请了半天假,说明了情况,郭主任非常同情的批了假,並告诉他不要著急,一定要观察好,领养一个孝顺的。

这就是安慰了,小小的孩子,几乎看不出来哪个孝顺哪个不孝顺啊。

至於两位来学习的七级工也只能暂时干自己的工件,顺便熟悉一下机器。不把师父的气理顺,自己是学不到真东西的。

易中海和一大妈来到街道办,王主任一听,两人要领养一个孩子,非常的高兴。

这几年来逃难的不少,许多的人带著孩子,结果为了省口口粮,活活的把自己饿死了,留下的孩子只能进福利院。

可是福利院能力也有限,一些稍大些的孩子就不得不离开福利院走上社会,现在福利院里的孩子最大的也不过是七八岁,许多的孩子只用一两岁,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