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死亡禁区,再提三转子难题!(1/2)
“三转子。”
当林野在“崑崙”发动机项目启动会上,用平静的语气宣布出最终的技术路线时,台下所有被召集来的,国內最顶级的发动机和材料学专家,反而陷入了一片沉闷的死寂。
这是一种预料之中的死寂。
没有震惊,没有譁然,只有一种近乎凝固的压抑。
因为“三转子”这个词,早在几个月前的预备会议上,就由林野亲口提出,並引发了轩然大波。
当时,所有人都以为那只是一个过於理想化的理论探討,一个用来锚定最终目標的“远景靶標”。
可现在,他竟然真的要將这个被所有人,包括他国同行都视为“禁区”的方案,作为正式的路线!
“林所长!”
一位两鬢斑白的老者霍然起身,正是从沈飞被一纸调令请来的总工程师陈康年。
他的声音因情绪的积压而显得有些沙哑:“我们上次就討论过!这个方案的风险不是『太大』,而是根本不可控!”
“就在上个月,我们仿製的双转子发动机,在试车台上再次发生转子叶片断裂事故,碎片把半个试车台都打烂了!”
“我们连双转子都还没完全吃透,现在直接上三转子?”
他的话,像一颗投入水潭的石子,让会议室里压抑的空气瞬间躁动起来。
“陈总工说得对!这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一位材料学专家紧跟著站起来,脸色涨红。
另一人立刻接上:“林所长,三转子结构对涡轮前温度的要求,至少要比我们现有材料的熔点极限高出两百度!这根本不是现有合金体系能解决的问题!”
“还有控制!”又一位专家急切地说道,“三根转子,三种不同的转速,还要同轴异速,其內部的应力耦合和热流管理模型,复杂程度是双转子的几何级数倍!我们的计算机根本算不了,更別提实时控制了!”
“全世界只有罗罗公司在进行理论研究,可他们自己都承认,在谐振和热管理问题上根本没有找到工程化的解决方案!我们……我们的工业基础,我们的材料水平,怎么可能……”
会场的气氛,从死寂,转为焦灼而有据的反对。
这不是胆怯,而是几十年一线工作经验积累下的科学直觉,是对工程规律的敬畏。
林野没有打断他们,只是静静地听著,任由这些饱含著忧虑、焦急甚至是不满的声音在会议室里迴荡。
他的目光平静如水,扫过一张张因激动而涨红的脸,直到所有的声音渐渐平息,只剩下粗重的喘息。
“各位总工,各位专家,”他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你们说的每一个问题,都切中了要害。”
他一开口,就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预想中的强硬反驳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平静的认同。
“双转子我们还没吃透,是事实。”
“材料跟不上,也是事实。”
“算力不足,更是事实。”
林野坦然承认了所有困境,隨即话锋一转,眼神变得锐利起来。
“但各位想过没有,我们为什么非要走这条最难的路?”
他走到眾人面前,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
“因为我们的对手,『女武神』,已经飞在了我们头顶!”
“我们用常规的双转子技术去追赶,就算把所有工艺都做到完美,最多也只能跟在它后面吃尾气!”
“我们是在追赶,但如果选择的赛道本身就追不上,那跑得再努力,又有什么意义?”
“三转子,风险极高,难度极大。但它,是我们唯一能够实现超越的可能!”
这番话,让刚才还群情激奋的专家们,都沉默了。
战略上的必要性,他们懂。
但技术上的鸿沟,如何跨越?这才是工程师最关心的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