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心细如髮的李逸!风雨前夕!(1/2)
李逸的目光在灾民们的脸上缓缓扫过,心中的疑虑如同潮水上涌。
他刻意放缓脚步,走到一个蜷缩在角落的老人身边,温声问道:
“老丈,每天的食物够吃吗?”
老者浑身一颤,嘴唇动了动,却没敢说话,只是飞快地瞥了一眼跟在李逸身后的县令周明,然后慌忙低下头,轻轻点了点头。
见状,李逸心中的疑虑更重了,不过表面上却並没有露出任何异样。
接著,他刻意放缓脚步,又走到一个抱著幼儿的妇人身旁。
“孩子多大了?在这里可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李逸放缓语气,儘量让自己显得温和。
妇人摇了摇头,声音细若蚊蚋:
“刚出生四个月,没……没有不满意的地方,多谢大人关心。”
李逸心中的怀疑更重。
他觉得这些灾民,有些过於顺从了。
便在此时,周明笑著对李逸说:
“楚王殿下,这些灾民都是乡下人,见识浅薄,並且经歷了水灾,亲人离散、家园被毁,心有余悸之下也不爱多说话,还请您见谅。”
“楚王殿下?”
妇人听到周明对李逸的称呼,眼神陡然明亮了一下,仿佛生出了什么期待。
正当她鼓足勇气想要开口对著李逸说什么的时候,周明转头盯著她,沉声说道:
“殿下问你话,你就实话实说,好好答!別吞吞吐吐!”
他的语气很温和,並无严厉之处。
然而,他的话刚说完,妇人的身体明显抖了一下,眼中的光瞬间熄灭,抱紧自己的孩子一言不发。
李逸不动声色地观察著,意味深长地看了周明一眼。
周明被李逸看得浑身不自在,连忙低下头,后退了两步。
隨后,李逸没有再询问別的灾民,而是又走入那个摆放著许多庐帐的院落之中。
他迈步走向最近的一顶庐帐,伸手摸了一下庐帐的布料,
指尖传来的触感格外粗糙,却又带著新布特有的僵硬,没有丝毫被雨水浸泡或长期使用的柔软感。
更奇怪的是,帐篷底部的麻绳还泛著白色,显然是刚被剪断不久。
並且,绳结处的毛刺都没来得及磨平,甚至能看到新鲜的纤维茬。
“周县令,这些庐帐看著倒是规整,不知搭建多久了?”
李逸淡淡地问周明道。
周明不假思索地回道:
“回稟殿下,自水灾发生后不久,便陆续有灾民来到,臣便让人搭建了这些庐帐,供灾民临时居住,算下来也快有一个月了。”
“一个月?”
李逸挑眉,隨手捡起一块沾在帐篷布上的泥土,轻轻一捻便碎成了粉末,心中冷笑一声。
如果真有这么久时间,经歷过雨水之后,帐篷底部的泥土早该板结,哪会如此鬆散?
並且结合他刚才对庐帐状况的观察发现,他敢打包票,这些庐帐的搭建时间,绝对不久。
“此人,不老实啊!”
李逸扫了周明一眼,心中冷笑一声。
不得不说,这个玉城县令的表现,从表面上看来,不但没有任何问题,而且还显得颇为干练。
奈何李逸来到玉城县之后,首先看到就是玉城县的守军在欺压灾民,第一印象就差了。
所以,在看待周明的时候,也戴上了有色眼镜。
他觉得,手底下的人都这么囂张跋扈,周明这个玉城县令多半也好不到哪里去。
果不其然,检查完这个賑灾点之后,李逸更加坚信了自己的判断。
正常情况下,灾民见到前来賑灾的朝廷官员,即便敬畏,也该有几分期待或感激。
可从这个賑灾点的这些灾民身上,他丝毫没有看到著这样的情绪,反而是看到了灾民们暗藏著恐惧。
所以,李逸判定,这个玉城县多半有问题。
心中虽然已经生出了疑心,但李逸却没有马上发难。
因为他现在还不知道周明究竟干了什么贪赃枉法的事,现在对周明动手,只会打草惊蛇。
並且,办案要讲证据,就算他现在点明周明在撒谎,也没办法严惩周明。
因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周明並没有犯什么严重的错误。
所以能做的惩罚,无非就是借著周明撒谎的事,不痛不痒地责骂此人几句,
这样的惩罚,在李逸看来没什么意义。
不动手则已,真要动手的时候,就得一击致命!
李逸没有再纠缠庐帐的问题,而是问起了另外一件事:
“周县令,这賑灾点安置的灾民,是否就是玉城县受灾百姓的全部?”
听到这个问题,周明的眼神闪烁了一下,躬身回道:
“回殿下,並不是。”
“玉城县此次受灾严重,累及百姓足有五千余人,要用一个賑灾点接纳全部的灾民,较为困难。”
“因此,臣在城中四角,分设了东、南、西、北四个賑灾点,眼前这处是西賑灾点,安置了九百余人。”
“其余三个賑灾点,安置的人数也差不离多。”
“至於剩余其他灾民,因亲友在周边村镇或邻县,已自行投亲靠友,臣也派人登记造册。”
“不错,周县令做事很有章法,考虑得很周到。”
李逸隨口称讚了周明一句。
当然,这只是为了麻痹此人而已,这傢伙在李逸心中,可以说已经上了黑名单。
而周明得到李逸的夸奖之后,赶紧谦虚地回道:
“殿下谬讚!臣愧不敢当!臣只是心忧灾民,故而多考虑了一点而已。”
“灾情当头,多考虑是应该的。”
李逸隨口回了一句之后,接著说道:
“走吧,带本王去其余三个賑灾点看看。”
“遵命。”
周明恭声回道。
接下来的时间,李逸在周明的带领下,检查了东、南、北这其余三个賑灾点。
情况与西賑灾点的情况差不多。
表面上看起来井然有序,灾民都得到了妥善安置。
但还是同样的问题,经不起仔细观察推敲。
看完最后一个賑灾点之后,周明恭声请示李逸道:
“楚王殿下,已经到了用晚膳的时间了,臣在县衙之中略备薄酒,还请殿下赏光前往。”
李逸摇头道:
“不急,先带本王去粮仓看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