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背刺李承乾的杀手头目!(1/2)

楚王府。

演武场。

苏定方身穿一身银甲,立於高台上,目光扫过下方两千名士兵。

今日,他要从这两千人之中,选出五百人跟隨楚王前往河南道賑灾,另外还要再挑一千人隨薛仁贵赴松洲。

两项任务都事关重要,容不得半分差错!

前两天,他已经对这支楚王府私军有过简单了解。

虽然是楚王府私军,但却是陛下从北衙禁军之中选出来的精锐。

当时苏定方得知这一点之后,也是觉得自己选择投靠楚王李逸这个决定英明无比。

因为从陛下的这一行为,便可以看出陛下对楚王李逸是非常宠爱的。

跟著一个受宠的皇子,他的前途自然未来可期。

深呼一口气,苏定方首先选拔的是前往河南道賑灾的人,他看著士兵们,高声说道:

“凡家中有亲眷在河南道、或曾参与过賑灾者,出列!”

他的这两个选人条件,自然不是隨便提的。

选曾经参与过賑灾的士兵,这个很容易理解,就是因为这些人有经验。

至於选来自河南道的士兵,他有两方面考虑。

一方面是这些人对河南道的情况比较熟悉,楚王如果想要了解河南道的情况,这些人就能派上用场了。

就算他们离家太久自己不知道,也能找到他们的亲戚朋友询问。

另一方面,苏定方觉得,这些人是去救助自己的家乡,肯定会更用心一些。

苏定方的话音刚落,便有数百名士兵应声上前。

其中一些人的眼神中带著急切,显然对賑灾之事格外上心,苏定方估摸著这些人应该便是出身河南道。

隨后,苏定方根据自己对於賑灾之事的了解,安排了一些简单的现场考核。

一番考核之后,苏定方从这批站出来的士兵中,最终选出了四百名。

然后,他又从剩余士兵中择优挑选出一百名,凑齐了五百人之数。

选完前往河南道賑灾的士兵之后,苏定方接著挑选要隨著薛仁贵前往松洲的一千人。

他看著剩下的1500人,高声说道:

“武艺精湛、马术精通者,出列!”

要在大唐与吐蕃边界与吐蕃人交手,能同时具备这些能力的士兵,自然是首选。

听到苏定方的话,剩下的士兵齐齐往前走了一步。

见状,苏定方愣了一下,然后心中由衷感慨了一句:

“不愧是陛下为楚王殿下精心挑选的精锐!”

当然,他也不会就凭这些士兵的主动行为,就完全相信这些士兵都是符合要求的人。

再说,就算是都符合要求,不也还得优中选优吗?

接下来的时间,苏定方对剩下的1500人进行了考核,选出了其中他认为最好的1000人。

虽然这些人是薛仁贵要带去松洲的兵,但他並没有等薛仁贵来选。

因为薛仁贵自己都是今天才到长安进入楚王府,对这些士兵也不熟。

並且,苏定方相信自己选人的眼光不会有问题。

因此,他选出来的这1000人,就是最佳选择。

把前去河南道的500人与前去松洲的1000人都选好之后,苏定方找到李逸,將人已选完的事告知了李逸。

“好,苏將军果然雷厉风行!”

李逸夸奖了一句苏定方之后,又接著对苏定方说道:

“苏將军,你去找一下薛仁贵,让他儘快去熟悉一下他要带去松洲的手下。”

虽然按理说,薛仁贵今天刚到长安,又经歷了长途跋涉,应该让其休息一下。

但事急从权,李逸没那么时间给薛仁贵了,必须让薛仁贵直接上手,充分利用每一点时间。

李逸相信薛仁贵这个未来的大唐名將有即插即用的本事。

“遵命!”

苏定方领命而去。

在苏定方走后不久,楚王府迎来了一个来自太子府的客人。

此人声称乃是奉太子李承乾的命令前来求见楚王,於是楚王府的侍卫在请示李逸之后,很快將其带到了李逸面前。

“臣紇干承基,拜见太子殿下!”

来人见到李逸之后,躬身行礼参拜。

“免礼。”

李逸淡淡的回了一句之后,顺便打量了此人一眼。

之所以李逸会如此,是因为紇干承基此人,是李承乾手下一个很有意思的人。

这人是李承乾的侍卫,但又不是那种专门负责保护李承乾的侍卫,而是负责干脏活的那种。

说得更直白一点,此人就是李承乾手下的杀手头子。

除了紇干承基这个名义上的侍卫之外,李承乾还暗中养著另外100多个杀手,由紇干承基负责统领。

但凡是李承乾想暗中杀人,就会派紇干承基出手。

比如在原本歷史时空中,將来太子太傅于志寧会因为上书向李承乾进諫一事,直接触怒李承乾。

然后,李承乾就派了紇干承基带人前去刺杀于志寧。

结果,紇干承基来到于志寧的宅第,看见于志寧躺在苫席上,头枕著土,不忍心杀害,就放了于志寧一马。

其实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李承乾这个人管理手下的本事不行。

拋开李承乾弒师这个行为的对错不谈,不管李承乾的命令是不是合理,也別管于志寧是不是清廉,紇干承基作为一个干脏活的杀手头子,竟然会临时不服从李承乾的命令,这就很有问题了。

紇干承基的定位是杀手头子啊,这样的人最重要的要求就是服从性!是对命令的百分百执行!

从这一点来说,紇干承基放过于志寧的行为,是很不合格的。

李承乾但凡聪明点,在那件事之后,就算不弃用紇干承基,也不应该再让紇干承基当担重任。

然而,李承乾却並没有因此怪罪紇干承基,反而继续重用他,还在后来把刺杀李泰的重任交给了他。

结果,他再一次让李承乾失望了,未能对李泰造成任何伤害。

再往后,就到了贞观十七年,紇干承基受齐王李佑谋反案牵连,被关押在大理寺监狱,按罪將要被处死。

为了自保活命,紇干承基根本不用人审问,当场就主动將太子李承乾给卖了,说李承乾跟侯君集等人勾结,欲图谋反。

於是乎,李承乾的造反还没正式行动,就被李世民一网打尽了!

可以这么说,正是由於紇干承基的背刺,才导致了李承乾的造反失败。

就这么一个既没有能力,也不够忠心的人,李承乾还拿他当一块宝,只能说李承乾眼瞎识人不明了。

不过,对於李逸来说,李承乾这个太子越眼瞎越好,最好是多多重用紇干承基这样的人。

“太子令你前来求见本王,可有什么事吗?”

李逸看著紇干承基,淡淡地问道。

紇干承基恭声回道:

“回稟楚王殿下,太子殿下令小人前来,是邀请您明日午时在醉仙楼共同用午膳,一敘兄弟情谊。”

“好,本王知道了,你回去回稟太子,说本王明日一定会准时赴约。”

李逸没有任何犹豫,开口回道。

“好,小人告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