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李世民:李逸若要夺嫡,其余皇子不堪一击!(2/2)

哦,差点忘了,他现在在李逸面前不是大唐天子,而是一个平头老百姓。

这样的话,李逸会这么轻视他,也就很合理……个屁啊!

虽然他隱藏了身份,但李逸这么多年难道就一点没有感受到他的王者之气?没有发现他的高瞻远瞩?

还有,就算这浑小子不知道他的身份,但李逸也才十五岁,怎么就能理所当然地拿出一副比自己这个三十多岁的人更有眼光见识的姿態?

李世民被李逸这一句话弄得非常不爽。

“等日后这浑小子知道我是大唐天子,我倒要看看,他会为此时说的话羞愧不?”

李世民越来越期盼十五年期满的日子了。

一旁的长孙皇后看著鬱闷的李世民,掩嘴偷笑不止。

她能明白李世民这种吃哑巴亏的感受。

这时,她听见李世民没好气地对李逸说道:

“来,你给我具体说说!你说我不懂,我倒要你能不能说出个一二三四出来?”

虽然心中不爽,但此时他这么说,主要还是想要考一考李逸,看看李逸能不能说出什么深刻的內容出来。

而李逸这时候已经是后世键盘论政侠附体,表达欲旺盛到了极点,压根不关心李世民具体是什么想法,反而顺著李世民的要求侃侃而谈:

“秦叔,首先你要明白一个道理:权力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的。”

“或者更直白点说:不是一个人当了皇帝,底下的臣子就听他的,而是因为底下的臣子都听他的,这个人才能当这个皇帝。”

“明白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再来看具体分析吐蕃赞普,哦,也就是吐蕃的皇帝,究竟能不能阻止青稞酒计划在吐蕃推行这一问题。”

“吐蕃这一任的赞普松赞干布,实际上是吐蕃王朝的立国之君。”

“在他之前,吐蕃虽然有三十几个赞普,但吐蕃其实只能算是一个部落联盟,赞普可以看做是这个部落联盟的首领,而不是一位国家的君主。”

“直到松赞干布在成为赞普之后一统吐蕃,才算正式建立了由奴隶主统治的吐蕃王国。”

“但作为一个新建立的王国,不可能很快就完成中央集权,吐蕃各个地方贵族势力依然拥有强大力量。”

“再反过来看青稞酒计划如果在吐蕃推行,谁能快速赚到大钱呢?”

“自然是这些拥有大量土地的贵族。”

“所以,如果当这些贵族已经开始大把大把用青稞酒赚钱的时候,松赞干布强令他们停止酿造青稞酒,他们不会听的,阳奉阴违是必然。”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松赞干布会不会严惩这些贵族呢?”

“这就回到了前面我说的那个道理,不是因为松赞干布当了赞普,所以贵族们会听他的,而是因为贵族们听他的,松赞干布才能当赞普。”

“而这个道理,松赞干布作为一统吐蕃的雄主,肯定是懂的。”

“最后,他大概率也只能听之任之。”

李逸没有把话说死。

毕竟理论分析得再合理,也无法完全把握人心,万一松赞干布非要选择冒著被赶下台的巨大风险硬刚呢?

而听完李逸的这一番分析之后,长孙皇后开口说道:

“松赞干布完全可以把酿造青稞酒的巨大危害告诉吐蕃的那些贵族们,想必这些贵族知道之后,就会停止酿造青稞酒。”

李逸摇头道:

“孙姨娘,这些不会的。”

“其实不用松赞干布告诉这些贵族们,他们之中不少人自己都能明白,但那又如何呢?”

“只要青稞酒能赚大钱,他们就一定会酿造。”

“这是为何?”

长孙皇后讶然问道。

李逸他嗤笑一声道:

“因为这些贵族很清楚,就算松赞干布建立的吐蕃王国灭亡了,他们无非就是换一个主子而已,利益损失不了太大。”

“而要是不酿造青稞酒,那他们损失的,可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李逸此时已经完全进入状態说嗨了,顺嘴就说出了接下来的话:

“这事,放在华夏也一样。”

“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皇帝!”

“在这些人的眼中,一家的利益,远大於一国的利益。”

“而皇权在世家眼中,其实也並非是至高无上的,为了自己的利益,对抗皇权於他们而言,不过是很稀鬆平常的事。”

“咱们华夏这种有著悠久大一统歷史的地方尚且如此,更別说刚刚从鬆散部落联盟转为统一国家的吐蕃了。”

李世民震惊了!

真的震惊了!

先不说李逸怎么会对吐蕃的事情这么清楚,就说李逸这一番分析对於人性、对於皇权与贵族世家、对权力来源等多方面的认知,绝对是深刻无比。

难怪李逸会说他不懂国家政治权力的运作方式。

確实,要是他真的只是一个普通的民间百姓,確实很难理解李逸这一番话。

正因为他是大唐天子,才明白李逸这些赤裸裸的话说得有多对。

“逸儿,莫非真的天生有大帝之姿?”

李世民看著李逸,脑海中涌现出这个念头。

要知道,李逸这十几年,可是一直生活在民间啊,没有接受过任何这方面的培养,也没机会接触朝堂之事,怎么就对国家政治权力的运转有如此深刻的认知?

光是那一句“权力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的”,就总结得极其精髓,不是一般人能说出来的话。

他其余那些生活在宫中的儿子们,没有一个人能说出这样深刻的道理,包括他寄予厚望,从小便精心培养的太子李承乾在內。

而这一点来说,李逸的权力斗爭能力,要远超其余皇子。

“这小子如果有夺嫡的心思,只怕其余人没一个是他对手,就是不知道他回宫之后会不会有这个心思?”

李世民在心中苦笑一声,可惜李逸不是嫡长子。

不然的话,他也不用纠结了。

“算了,这个问题等他回宫之后再看吧。”

李世民略过这些念头,开始考虑眼前谈的实际话题。

李逸对吐蕃赞普与地方贵族的关係分析有没有道理?

那当然是很有道理!

所以,按照李逸的分析,青稞酒计划確实有很大机会能成功在吐蕃推行。

“这小子,真是厉害啊!连这一点都算到了!”

李世民又在心中由衷地讚嘆了一句。

李逸在制定青稞酒计划的时候,並没有忽略掉吐蕃国內有可能的反对声音,而是充分考虑到了这一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