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怜天乐声(3)(2/2)

“你见过他?”元胜惊疑地望著蔡风问道。

“哼,我岂止见过他,我还骂过他呢!”蔡风一脸不屑,若无其事地道。

“你,你骂过他,他最后怎么样了?”元胜似乎对这事极为感兴趣地靠近蔡风问道。

蔡风不由得好笑地问道:“你似乎对他的反应很感兴趣,是不是你吃过了他的苦头?”

元胜有些不好意思地搔了搔头,訕笑道:“苦头倒是没有,只不过受了一点点气而已。”

蔡风哑然失笑道:“连我都弄糊涂了,吃苦头是什么意思。不过,叔孙长虹有什么反应,你只要去问一下大总管便知道了。”

“问大总管,难道大总管也在旁边?”元胜骇然问道。

“自然在啦,否则叫你去问他干吗呢!”蔡风哂然一笑道。

“还是由你告诉我好了,我怎敢去问大总管呢?那岂不是自討没趣。”元胜涎著脸求道。

“真让人失望,这点胆量都没有,难怪会被叔孙长虹欺负了。看你可怜,便告诉你吧,他要杀我,却没成功,就这么多。走,去备马。”蔡风摇头笑了笑,若无其事地道。

元胜好笑道:“他想杀你,真是自不量力,想找苦吃。”说完转身变得极有气势地跨出大门,似乎为蔡风开路在一剎那间,变成了无上的光荣。

邯郸城这两天似乎静了一些,不过,走在路上的人却並不怎么沉默,街道上依然很繁华。

古城毕竟是古城,无论是从哪一方面来讲,邯郸都比武安要繁华多了,因为这里曾是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一百五十多年为都城所遗留下来的东西,自然不是普通的地方所能比擬的。

有人说邯郸人走路是最好的,姿势最美,因此才有当年燕国青陵的一个青年人来邯郸学习走路,结果不但没有学会邯郸人走路,连自己的走法也忘了,只好狼狈地爬著回去了,此后都作为笑谈。

蔡风正和元胜走在被人传为“学步桥”七孔石拱桥之上,大桥横跨渚河。

七孔石桥的形状,的確很优美,桥下湍湍的流水,桥上挑担赶路的人来来往往,的確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蔡风还是第一次到这地方来,不由得从马上翻身下来,走到桥边,好奇地望著清澈的流水中那自由自在的鱼儿。

元胜也不得不跟著下马,蔡风抬眼相望,却发现对岸不远处有一位戴著竹笠的人正在钓鱼,不由得向元胜打了个眼色,径直向那钓鱼之人行去,马匹自由那两位牵马之人牵著隨行,这种出游的方式的確很舒適。

那是一个老翁,蔡风一眼便认出是陶大夫,不由得惊喜地呼道:“陶大夫好有雅兴哦。”

陶大夫扭头向蔡风摇了摇手,做一个噤声的手势,然后回过头紧紧地盯著河面。

蔡风从来没有钓鱼的经歷,见陶大夫这样一个严肃的模样,只好放轻脚步向那株柳树边行去。

“哗……”

一条半尺长的红鲤鱼破水而出,嚇了蔡风一大跳。

望著那犹在空中挣扎的红鲤鱼,蔡风不由得兴奋得如个小孩子,欢呼道:“钓到了,钓到了……”

陶大夫不由得一笑,熟练地从鱼鉤上摘下鱼,放入身边的鱼箩,有些惊异地道:“想不到你恢復得比我想像的还要快,真是可喜可贺。”

“我说呀,陶大夫真是不够朋友,明明说要带我到渚河中去钓鱼,却一个人到渚河边来钓嘍,都不通知我一声。”蔡风埋怨道。

“谁知道你会好得如此快,我还以为你至少要到明日才可以下床走动呢。”陶大夫解释道。

“择日就不如撞日。不如,今日便教我如何钓鱼吧。”蔡风兴奋不已地道。

“蔡风,你不是说要去丛台看看吗?”元胜疑问道。

蔡风不耐烦地道:“去丛台急个什么急,来日方长,我们有的是时间去呢,不过这学本领可就是另一回事了。来,我看得起你,你也和我一起来拜师学艺吧。”

陶大夫不由得笑道:“蔡公子说得严重了,这点微末消遣之技,哪算是技艺,只叫你见笑了。”

蔡风豪爽地一笑道:“能够如此消遣之人是雅人,以山水为乐乃是高士,我若能学得这种消遣的方法,人生不又多了一点另类的乐趣吗?我想,世人无论大技小技都有其独到之处,我这人也是不喜红尘之喧囂,得这钓鱼之秘法,自然正对我的胃口,这拜师之事吗,我也就不提嘍,说实在的,我真不太习惯叫师父。”

元胜也不由得好笑,而陶大夫自然也笑了起来道:“蔡公子总有自己的道理,而且是个直人,小老头自然也不敢藏私,便將这钓鱼之中的一点难登大雅之堂的经验与你细讲一下,以公子的聪明,自然是一学就会。”

“那太好了,不过,我还得向你请教水性方面的技巧,省得我钓鱼时,一失足,掉到水中去了便一命呜呼,成了鱼儿的美餐,不知陶老可否愿一併教给我呢?”蔡风有些得寸进尺地要求道。

陶大夫粲然一笑道:“蔡公子有此心,小老儿自当尽力,只不过教水性之事,还得择日才行,今日便以钓鱼为主。”

“这个当然没问题!”蔡风有些迫不及待地蹲在陶大夫身边喜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