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工作守则?严禁!严禁!(1/2)

清晨的轧钢厂,空气中还带著一丝凉意。

苏长顺推著自行车,后座上坐著李晓梅刚进厂门,李晓梅看著丈夫那副睡眼惺忪,仿佛隨时能靠在车把上打盹的样子。

忍不住又拍了他一下:“精神点,今天可是文艺科第一天掛牌,你这科长带头打瞌睡,像什么样子。“

“掛牌?掛啥牌?后勤处那帮大爷,动作慢得跟蜗牛似的,牌子估计还在木匠那刨呢…再说了,掛牌又不耽误我补觉…“

这次他停好车,两人没去宣传科,而是走到宣传科隔壁那栋略显破旧的两层小楼。

这里以前是后勤的临时仓库,堆满了杂物,昨天才被后勤处紧急清理出来,掛上了文艺科的牌子。

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新刷石灰水的味道扑面而来。

屋子不大,光线有些昏暗,但还算乾净。几张旧办公桌拼在一起,几把椅子散乱地放著,角落里还堆著几个没来得及搬走的空纸箱。

屋里已经有人了。

许富贵正背著手,像领导视察般踱著步,打量著这简陋的环境,脸上带著点老资格特有的挑剔。

许大茂则坐在一张椅子上,翘著二郎腿,嘴里叼著根没点燃的菸捲,眼神滴溜溜乱转,看到苏长顺进来,立刻把菸捲收起来,脸上堆起笑容:“苏科长,早啊。“

李晓梅跟在后面,看到许大茂那副样子,微微蹙了下眉。

除了许家父子,屋里还有三个人。

一个灰色中山装,头髮白,戴著厚厚眼镜,看起来五十多岁的男人,正坐在角落的椅子上,捧著一个掉了漆的搪瓷缸子,慢悠悠地喝著水。

他脸上没什么表情,眼神平静得像一潭深水。

看到苏长顺进来,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政工干事老王同志,苏长顺心里瞭然,厂党委派来的定海神针兼眼睛。

另外两个是女同志。

一个约莫三十岁左右,梳著两条麻辫,穿著蓝布工装,脸上带著点书卷气,眼神清亮,正拿著一支笔在纸上写写画画,看到苏长顺进来,有些拘谨地站起身。

另一个年纪稍小些,二十七八岁的样子,穿著件碎衬衫,显得更活泼些,手里还拿著个曲谱夹子,好奇地打量著苏长顺。

许富贵见苏长顺进来,停下脚步,脸上挤出笑容,带著点老油条的圆滑。

“苏科长来了,正好,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他指著角落的老王,“这位是王同志,厂党委派来的政工干事,以后负责咱们科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协调工作。王同志经验丰富,原则性强,以后大家多向王同志学习。“

老王同志放下搪瓷缸子,声音平稳无波,带著点公式化的客气。

“苏科长好,各位同志好。以后在科里,主要负责思想学习,档案管理和对外联络协调。业务上的事,我不懂,也不插手。主要向党委匯报科里的思想动態和工作情况。“

他言简意賅,態度明確——我是监督员,不是业务员。

主打一个摸鱼这块,我很专业!

苏长顺心里暗笑:看来这位是机关里的老油条。

脸上却露出热情的笑容,主动上前两步,伸出手:“王同志,欢迎欢迎,您经验丰富,有您坐镇,我们这心里就踏实多了,以后思想学习这块,还得您多费心,我们保证全力配合。“

老王同志看著苏长顺伸过来的手,犹豫了一下,还是伸出手轻轻握了握,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

“苏科长客气了,互相学习。“

许富贵又指著两位女同志:“这两位是工会调来的骨干,林芳同志,咱们厂有名的笔桿子,写剧本,编快板,那是一把好手,周梅同志,音乐才女,组织合唱团,作曲配乐,样样精通,以后咱们科的创作和活动组织,就靠她们了。“

林芳有些靦腆地笑了笑:“苏科长好,许师傅过奖了,以后请多指教。“

周梅则大方些,声音清脆:“苏科长好,许师傅好,以后有活儿儘管吩咐。“

苏长顺笑著点头,这两位都是真正干活的人,要供著。

“林芳同志,周梅同志,欢迎加入,以后咱们科的文艺创作,就指望你们了,你们可是咱们科的宝贝疙瘩。“他语气轻鬆,带著点调侃,让两位女同志放鬆了不少。

李晓梅也上前和林芳,周梅打了招呼,同为女同志,气氛更融洽了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