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流言(1/2)

挥军下江南,再厉害的顽固分子,也得灰飞烟灭。

朱綾如蛊如惑:“將你们知道的都吐出来,朕不仅宽恕罪过,还让你们继续当官,机会就在眼前,过时不候。”

几个官员一听,连官职都能保住,哪里还有半分犹豫,立刻把自己知道的吐出来。

朱綾看著旁边笔侍记下的內容,灿然笑道:“祸起萧墙破金汤,既有內部信息,又有外部军队强攻,朕此番定要將这群所谓的士绅连根拔起,消灭殆尽。”

她之所以篤定这几个官员能够吐露重要信息,是因为深諳人性。

人性是复杂的,是不可捉摸的,同时也有一股拧巴的劲儿。

没错,就是拧巴。

拧巴,解释起来很复杂。

举个栗子,就说大如这个角色,身上的拧巴就很明显。

明明是渣渣龙的妾室,却装得比正妻还要正妻。

明明渣渣龙对她的感情也就那样儿,非要觉得自己和少年郎才是真爱,少年郎对於其他女人只是逢场作戏,每晚去她们宫里是做恨。

嘴上说自己放得开,什么都不在乎,追求一颗真心,实际贪多贪足,个个都想要。

这种拧巴,不光是女人有,男人身上也有,尤其是读书人,表现得特別明显。

利慾薰心,虚偽做作,偏要装得自己很清高,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这几个贪污的文官,也是一个心態。

同样是参与贪污,他们会想,自己与別人不一样。

自己是因为皇帝给得待遇太少了,为了生存,才不得不贪污捞钱。

而別人真就是利慾薰心,人心不足蛇吞象。

这种心態与孔乙己如出一辙。

孔乙己被人指责偷书时,涨红了脸说:“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

在这种扭曲拧巴的心態下,这些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贪污的官员,为了凸显自己和別的贪官不一样,不仅会收敛自己的贪污行为,还会时刻留心其他贪官的一举一动,通过对比其他贪官的种种丑態,来安慰自己和他们不是一类人。

因此,这几个拧巴的贪官,也是最了解整个文官群体的一批人。

只要从他们入手,就能获取难以想像的重要信息。

果然,不出所料。

这几个官员听说自己能够得到宽恕,这就如竹筒倒豆子般吐得乾乾净净。

朱綾看完他们的供词,心中暗暗咋舌。

这群该死的傢伙,比她想像中的更可恶、更该杀。

朱綾转眸又看了看这几个官员一眼,幽幽嘆了一口气。

別看她嘴上吐槽大明这些文官,批得一无是处,实际上,这群人还是有很多好的。

怎么说呢?

大明朝的文官,是歷史上最可恨、最该杀,同时也是最有骨气、最有气节、最不怕死的。

如粉骨碎身浑不怕的于谦、愤恨写下『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的曹学佺,以及明朝灭亡诸多自杀殉国的文臣。

新大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