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双线並行(1/2)
视频会议骤然陷入寂静。
有人犹豫开口:“如果,四十年都没有任何发现……”
那距离大爆炸仅剩四年的他们,真的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內发现问题吗?
就算发现了,又该如何阻止?
“『星辰集团』能够提供更详尽的两极科考资料吗?”司丞沉著声,问视频那头的楚迟。
在场的人都知道,这个“星辰集团”指的其实是“深海”。
毕竟是全世界对海洋和南北极探索最多,相关科考项目最全面的“科研组织”,“深海”方面能够提供的资料,绝对比华夏方面多得多。
“还在整理。”楚迟揉了揉酸胀的太阳穴,“不过……可能要扫大家兴了,
但是,相比起『大爆炸』,我的建议是……各位还是儘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维度交界』的討论上。”
楚迟抬手,冷白修长的五指在空中虚虚一抓,继而朝前轻轻丟出。
投射在他面前的全息投影,隨著他手上的动作,被他拋给视频通讯中的一眾。
霎时间,所有人面前亮起新的投影屏幕。
“『大爆炸』的相关调查,需要费的不止是人力,还有可能是漫长的时间”
“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人和时间。”
过去四十多年都没能发现的问题,在未来四年里被发现的可能性本就极小。
就算真的有所发现,那种程度的大爆炸,也不是现阶段的人类能够阻止……
不论是探寻两极的真相,还是拯救地球,对於现在的人类联盟而言,都是不切实际的。
当最不切实的楚迟,开始强调“实际”,说明他是真的不看好这些人提出的“两极探索”任务。
楚迟点了点发送至眾人面前的全息影像,继续道:“我们討论一下这部分影像资料。”
影像內容来自楚瑶的记忆,跟“地球爆炸事件”一样,由视频內容和文字说明两部分组成。
视频是楚瑶在经歷“维度交界”时,所“看”见的景象。
这里之所以用“看”是因为,在维度交界之中的视觉体验,是完全违背人类视觉逻辑的。
当我们在高於三维的维度通道內,所看到的永远是视锥底部的那一个面。
其余的“看”,本质上並不是用“眼睛”这个视觉器官看见的。
楚瑶提供的视频內容,就是这样一段违背视觉表达的,扭曲,抽象的景象。
文字说明则是她连结“h-ev-009”之后,在“维度交界”內的体验。
在低维和高维度的错序空间內,人类对自身的感官认知同样是错乱的,楚瑶对那次“共振”的感受敘述,更像是一种意识流自述。
像是“我看见天空在我脚下,有鱼在天上游”,
又或者“我看见小时候的自己了,她刚刚出生”,
甚至还有“我的眼睛能够看到自己的视网膜,我从视网膜底部,看到了自己的脊椎”,等等,诸如此类,仿佛梦囈一般的描述。
这样的文字,如果出现在大雪灾之前的网际网路,说不定真有人吃这种“发梦式装逼文学”。
但是放在眼前这群全球顶尖智库面前,他们需要考虑的是——
人类进入“维度交界”后,是否能够活下来?
如果能够活下来,“他们”是以怎样一种形式活下来?
以及,未来一年的计划,是否需要增加对“纬度交界”的探索?
毕竟。
放在他们眼前的路只有两条。
一条是留在地球,等待四年后的“大爆炸事件”。
另一条是,以月球为跳板,迁徙火星。
很显然,在座的所有人更属意第二条路。
也许有人並不想离开地球,他们更想探索“大爆炸”的真相,拯救地球的未来。
可对於整个人类联盟而言,他们目前能够选择的,其实只有第二条路。
拯救地球的性价比实在太低了。
他们现在铺开的摊子又实在太大。
“南海第一环”,“毕方”,“诺亚號”,“方舟0號”,“火星生態区计划”,“月球基地”……
所有的这些项目,都只是为了一个目標——飞离地球。
按照目前的进度,四年时间足够人类移民火星。
但是。
现在有个巨大的难题,摆在所有人面前。
人类想要前往火星,並在火星建造生態区,首先需要面对的就是横亘在地火之间的“维度交界”。
同样参与会议,但是全程没有发言的“远航”领航人楚睦,抬起手,按了按因为超凡天赋透支而隱隱作痛的额头。
他闭了闭眼,忽然开口:“我有个提议。”
楚迟和司丞的视线,同时投向视频的侧上方。
楚睦所在的视频画面,背景是一艘还未建成的巨型飞船“方舟0號”。
司丞指节微曲,敲了敲桌面,“现在是自由发言时间,任何人有不同想法,都可以提。”
儘管如今的“远航”已经被边缘化,楚睦的重要性却没有减弱。
不出意料的话,他的提议,必然跟他负责的飞船项目有关。
果然。
“我提议『月球基地』的建造,和『诺亚1號』在月球的建造,可以同时进行。”
“你们依旧可以按照原计划进行“登月”,在月球建造『前哨基地』,並在两年內將『诺亚2號』,『诺亚3號』,『方舟0號』建造完成。”
“『远航』方面则负责『诺亚1號』对『维度交界』的探索。”
在上一条时间线,“远航”只来得及在月球上建造一座“蟾宫”,以及一艘“诺亚號”。
剩余的半成品飞船,都在“大爆炸”中,葬身地球。
而在这条时间线,他们整整多了三年时间。
不论是已经落地的“诺亚”系列实验船,还是“远航”的终极目標“方舟0號”,有这多出来的三年,足够他们造更多艘宇宙飞船了。
也只有这样,他们能够带走的人类数量才会变得更多。
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有一个必要前提——
他们需要一艘先锋船,先一步前往火星,探索“纬度交界”。
楚睦的提议很实际。
司丞沉吟,启唇道:“我们的时间有限,確实应该考虑双线並行的可能性。『诺亚1號』的最终测试结束了吗?”
楚睦頷首,“隨时可以投放至月球,在月球进行拼装重建。”
楚迟查看了一下撒哈拉地区的计划日誌,“明年三月?”
楚睦那边同样收到“火星生態区”的计划日誌,翻看片刻,点头:“可以。”
明年三月,也就是五个月后。
届时,撒哈拉“火星生態区计划”正式运行满一周年。
……
“灯塔”。
楚瑶离开“休眠舱”,披著宽大的浴巾,隨意擦拭身上的维生营养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