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拔剑而起,横扫天下【6k】(1/2)

原本天下是处於一种虚假的和平状態中的,刘氏诸王奈何不得了新朝,新朝也奈何不得了刘氏诸王中的某些人。

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微弱的平衡。

或者说不能够算是平衡,因为胜利的天平一直在朝著“王莽”缓慢的移动中。

因为刘氏诸王无法团结在一起的原因,所以王莽採取了逐个击破的手段,迄今为止还剩下的刘氏诸王只剩下了“梁王”、“淮南王”、“燕王”等人。

而反抗王莽新朝的诸多势力当中....还有三个家族,让王莽有些不理解。

分別是,漠北容氏、岭南以及琅琊的两个家族。

这三个家族同样是非常强盛的家族,可以说是百年世家了——他们为什么会参与到反抗自己的浪潮之中?明明此时反抗他的人只有刘氏的那些人!

这让他十分不解。

但即便如此,胜利的天平也在逐步的向著王莽靠拢——很可惜的是,王莽的这种“胜利”並没有持续太久,因为他的一系列政策的缘故,地方上的很多郡县根本就已经完全不听他的话了。

他的很多举措都有些“类人”,但不完全的“类人”。

至於这样子做会不会让朝廷、让皇帝愤怒?大部分的县令和郡守都是不害怕的——为什么?因为这个时候,大部分的郡守和县令全都是陈氏子弟、陈氏门生、陈氏故吏!

这也是为什么王莽很害怕陈氏的原因,也是为什么刘氏会想要让陈氏掺和进来的原因。

大半个天下都快成陈氏的了!

此时,即便是陈氏一声令下想要自己当皇帝,只怕天底下反对的人也不会有几个——乃至於刘氏的眾多人恐怕都没有几个会反对,敢反对。

他们现在为什么会反抗王莽?

一方面是因为他们的確是应该反抗王莽,另外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觉著王莽还没有对他们形成一种杀伤力、绝对的碾压力。

他们虽然不一定能打得过王莽,但王莽也不一定能够打的贏他们啊!

如果换成陈氏?

那还是算了吧。

..... .....

正统八年,冬。

这是一个瀟瀟肃杀的冬天,王莽得知了刘秀离开了圃园的消息之后,迅速派人开始拦截刘秀,试图將刘秀杀死在路上,不让他回到梁国。

因为王莽也十分清楚的明白,如果刘秀回到了梁国,那刘氏的诸多势力便能够迅速的团结起来了,而民间因为陈氏的缘故,只怕对这位“小师弟”也有诸多的关照之念!

绝对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 ....

正统九年。

夏秋之际。

沉闷的大雨不断的落在地上,刘秀单枪匹马,飞速的在雨中穿梭著,他的身后还有无数的人正在追逐!

那些人要將他扼杀在这浅滩之中!

“嗖——”

一支箭从远处飞来,直接划过刘秀的身躯射中他身后的那个追兵。

“碰——”

雨中泥泞声碰撞声交错在一起,那地面好似都在震动。

刘秀的眉宇中带著些许的凝重,但等到他看清楚前面飞奔而来的那军队的“旗帜”的时候,心里便鬆了一口气。

是自己人!

金刀旗帜!

.... ....

大雨滑落地面,带起无数的泥泞。

山坡之上,刘秀坐在马背上驻足而立,脸上带著些许莫名的嘆气,他轻声说道:“天下之爭,便在此时啊.....”

“走!”

快马加鞭,回到梁国!

.... ......

未央宫中

禪意十足的念诵声在这宫殿之中迴荡著,王莽以一个皇帝之尊,亲自披散著头髮,坐在那里,看著面前的三苦念诵著佛经,进行著祷告。

他自己则是十分虔诚的跪坐在佛像的面前,语气中带著恭敬。

王莽已经快疯了!

他的人杀不死刘秀,而无法杀死刘秀,则是意味著他的命格无法完成!

陈氏不臣服也是因为他的白帝命格没有完成,没有彻底的占据皇帝的命格!

那些郡守和县令、乃至於那些黔首不听他的话,也是因为这个缘故!

只要能够杀死刘秀,只要能够匯聚白帝命格,他便能够完成自己先前八年的时间內所没有完成的一切!

三苦坐在那里,悲悯的看了一眼王莽,心中带著无数的嘆气。

他怎么可能不知道,最开始的时候王莽根本没有相信自己、也没有相信师父,只是后来越来越多的既定变成了现实,王莽才越来越相信?

而等到王莽的政策下放施行不顺利的时候,王莽就会將自己的不成功归结到“白帝命格未成”这个讖语之上。

人永远不会怪罪自己!

而后,这个讖语就会变得越来越现实!

在祭拜完成之后,王莽以一种近乎于谦卑的语气问道:“三苦大师,如今形势,又该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