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徐徐图之,太子之爭(1/2)
贾谊的想法最终还是没有得到皇帝的认可,甚至皇帝对於他这个人也开始有了一些意见。
毕竟,在皇帝的眼睛中,如今大汉天下的形势应该是一目了然的,怎么可能有人真的不明白大汉此时最需要的並不是所谓的仁政、德政、也不是所谓的以民为首、施行教化,而是让民休养生息呢?
经过了多年的战乱、黔首们已经丧失了最后的一点点力气,他们整个人都像是麻木的傀儡戏一样。
只知道“活著”,而不知道为什么活著、也不知道该如何活著。
好不容易在经过了高祖、惠帝年间的休养生息政策,勉强恢復了些许精神的黔首们,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可以接受突然更换政策呢?
这也是为什么原本的歷史中,文帝和景帝都依旧是按照刘邦的休养生息政策去走,坚持黄老学说的缘故。
也是为什么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开始注重实现政治文化军事经济“大一统”的缘故。
此时的天下,还没有施行大一统的条件啊!
但贾谊以及一眾儒生显然不这么认同。
当年的他们为了在新的朝廷中占据主流的地位,所以可以支持贏面更大的刘盈,想要等到刘盈登基之后,藉助“从龙之功”而走到檯面上,可他们却失败了。
刘盈在登基之后,並没有按照他们所预想的一样,即刻承认儒家为正统思想,反而继续坚持了刘邦的黄老之说。
天下依旧在休养生息。
而上行下效之间,黄老学说的无为之治也就成了政治的主流思想。
这是儒家所不能接受的。
“陛下——”
在文帝询问了数次鬼神之事的时候,贾谊终於忍不住了,他叩首看著文帝说道:“难道陛下不关心民生之事吗?”
刘恆看著贾谊那眼睛中藏不住的野心和贪婪,只是淡淡一笑。
这样子的人他见得多了。
都是千年的狐狸,还想在他的面前玩聊斋?
当即便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迷茫的问道:“什么?朕这不正在问祭祀鬼神之事吗?”
他长嘆一声,看著贾谊,有些不解、有些斥责的说道:“国之大事,唯祀与戎,朕询问你祭祀鬼神之事,不正是看重你的表现吗?”
“先生此时发怒,说朕不关心民生之事又是什么话语呢?”
刘恆表现出疲惫与失望的神色:“既然先生觉著朕不关心民生之事,如此误解於朕,那朕与先生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先生回去吧!”
说著便直接站了起来,拂袖而走。
只剩下贾谊呆呆的坐在那里,神色怔然。
这是什么意思?
不都说皇帝陛下的性格脾气很好吗?为什么这个时候会突然站起来就离开了?
这样子一离开,自己未来还有机会重新起復吗?
可此时,文帝已经离开,难道他还能奔上前去吗?
不能。
.... .....
文帝十年,春秋之际。
原太中大夫贾谊逐渐的失去了皇帝的宠爱,而这个时候,他原本的阶级敌人——功臣勛贵集团的周勃、陈平、以及灌婴等人就展开了反击。
为什么呢?
因为贾谊一直在上书施行改革,触动了这些人的根本利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