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包税(2/2)

他环视四周,见吴文辉和吴志杰目光都看了过来,便继续道:“鄙人在宋卡,蒙吴公信任,略尽薄力,在地方税收徵收上,也算是有些经验,深知这其中的艰辛。如今北大年新附,人心未定,若是骤然设立税吏,恐怕人手不足,到时候出了岔子反而不美。”

他停顿了一下,观察著吴文辉和吴志杰的反应,见吴文辉微微頷首,似乎表示理解,而吴志杰则面色平静,看不出喜怒。

陈万利心中一喜,连忙拋出筹码:“鄙人等不才,愿为吴公分忧。我等几家商號,愿意联合起来,预先顛覆一笔可观的承包金,数额绝对让您满意,包下著北大年城及周边若干区域的税赋徵收之责!我等必尽心竭力,体恤民情,绝不敢有损吴公仁德之名!如此,吴公与少將军便可腾出手来,专心於军国大事,安邦定民!不知吴公与少將军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席间顿时安静了几分。那些匆忙赶来的商人纷纷投来了热切的目光,而一些那几家北大年本地的华人首领则面色阴沉,他们深知包税商的厉害,而且,如果吴家真的採取包税制,到时候必然会分走一部分原本承诺给他们的权力,这可不是他们想要的。

一些將领则皱起眉头,他们对这些商人並无好感,他们在宋卡时就见识过这些人的厉害,虽然那里有吴家坐镇,他们不敢做的太过分,却也是惹得不少人不满。

这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主桌的吴家父子身上。

吴文辉捋了捋鬍鬚,脸上带著和气的笑容,但並未立刻表態。老实说,他並不反感这种方式,或许说暹罗这地方这种方式才是正確的,就连吴家的开拓者吴让,也是通过承包燕窝税开始发家的。

但他也知道採用这种方式的便利背后所带来的弊端。而且,如今北大年的情况更为复杂,到时候招募移民和分田政策施展在即,这时候民心浮动,確实需要谨慎行事。

他下意识地看向身旁的儿子,想要先知道他的看法,毕竟,这北大年说起来还是他打下来的,以后也说不定还得他来负责治理,宋卡他或许还得回去看著。

吴志杰端著酒杯,指尖在温润的瓷壁上轻轻摩挲。眼帘微垂,让人看不起他眼中的神色,脸上却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的表情。

但他心中却是一片冰冷。

包税制?

或许有他存在的道理,但绝不会是在这他日后准备大展宏图、建立稳固根基的北大年。

包税商为了最大化利润,必然会竭泽而渔,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如今刚安定下来的土人说不定又会生出叛乱,即將到来的移民或许也会受到影响。

更关键的是,一旦开了包税的口子,让这些商人集团形成了利益链条和势力范围,未来想要改革税制,建立直接、透明、可控的官府徵税体系,將难如登天!

有些事一旦开了头,就很难停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