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寧静(1/2)
舞台上最后一个音落下时,秦致远轻轻收手。
指挥放下手,转头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
他似乎没立刻反应过来,而是僵在原地两秒,才后知后觉地站起身。
观眾席上的掌声陆续响起,並不轰动,也不稀疏,像是被什么温和的情绪引动了节奏,一波一波传开来。
他向乐团、评委席鞠躬,转身离场。
幕布侧拉开一道缝,工作人员让他从后门快步通过。
他走路时肩膀微微发抖,像是还未从琴键上的专注中完全回过神来。
“辛苦了。”有人低声说。
他轻轻点头,额角的汗已经干了,但眼睛还微微泛红。
他没有说话,只是低头走到一边,靠墙坐下,把水瓶拧开,喝了一口。
这一刻后台很安静。
三位演奏者已然登台,第四位也在候场区。
最后两位也早已换好衣服,站在后台候场区不远处的位置。
秦致远放下水瓶时,抬头看了一眼那两人。
舞台侧幕,第四位选手已经走向候场通道。
她低头整理著乐谱,耳边的髮丝隨动作晃动,脸上带著一种近乎机械的专注感。
工作人员在一旁低声叮嘱。
-----------------------------------
我站在几步外,看著她握著谱夹,顺著工作人员的手势走向幕布。第四位,接下来就是我。
幕布合上,舞台的灯光透进来,我不由自主在西装前襟抹了一下褶。
脚尖轻轻碰了碰地板,確认站稳。
她抱著谱夹,在工作人员的示意下走向台口。点头之后,推开幕布,走进灯光里。
乐队已经就位,指挥抬手。
定音鼓短促地敲了一下,弦乐铺开和声
格里格 a小调的开场一出来,厅里的低音被木质反射面托得很实,铜管的声音冲得更前了一些。
这首曲子在舞台上很討巧,开头直接抓耳,情绪铺得快,但要收得漂亮並不容易。
尤其是第三乐章,力气分配不好,后面就虚了。
她选这首,我大概能猜到她是想稳住第一印象。
没问题,不过这种曲子在评委心里算是“熟面孔”,演得好是应当,演差了反而扣得更狠。
她坐下的动作很乾脆,椅子高度没调,说明她提前看过现场的设置,或者让工作人员提前调了。
第一段独奏落下,右手的分解和弦乾净,重音位置稳,但我能听出一点紧。
不是慌,是肌肉在收著力。
这种收力让线条硬挺,利於穿透,但厅里迴响短的情况下,温度就差了一层。
乐队接旋律,她压了压手腕,节拍跟得很紧。配合没问题,但表情有点板。
第一乐章的展开部,她的八度跑动清晰,手腕滚动自然,没有用指尖硬敲。
只是到了副题,木管和钢琴的对答,她让得不够果断。
像是怕声音一退,就收不回来。
我听著她和木管的对答,心里替自己算了一拍。
如果是我,这里会先让开一点,等木管的线条完全铺出来,再把右手的旋律送进去,呼吸能长一截,也更有层次。
她没这么做,不算错,只是选择不一样。
华彩段到了。
她的速度很稳定,没有为了营造气氛刻意放慢,这样等乐队全体再进来时,就不会显得节奏被拖住。
中间那段快速的三连音很整齐,回到主要旋律的时机也很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