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怕应羞见,刘郎才气!(1/2)
臥虎庄议事厅內,烛火摇曳。
刘弘与卢植对坐,刘备侍立在刘弘身后。
案几上摊开著几份刚由快马送来的密信。
这是刘弘离开洛阳时留下的暗子遣人送来的。
窗外秋风萧瑟,透著阵阵寒意。
霜杀百草。
天下之间,此时也是血流满地。
在短暂的隱忍过后,宦官对党人大规模的报復,终於开始了。
卢植拿起一封密信,看过之后,手指微微颤抖。
“子高,汝南消息…范孟博…慷慨赴义了!”
卢植说起事情经过,竟为之感慨流涕!
不久之前,朝廷下令捉拿范滂,於是督邮吴导带著逮捕范滂的詔书来到县衙。想到要抓拿范滂,他抱著詔书痛哭,不忍心执行命令。
范滂听说这事后,说:“这一定是为了我啊。”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於是自己主动前往县衙投案。
县令郭揖大吃一惊。
为了救范滂,郭揖想要解下自己的官印和綬带,放弃官职和他一起逃亡。
范滂阻止他说:“我死了,这场灾祸就能平息了,怎么敢因为我的罪过连累您,又让我的老母亲流离失所呢?”
范滂的母亲前来与他诀別。
范滂对母亲说:“弟弟仲博为人孝敬,足以供养您老人家。我这就隨父亲去九泉之下,生者和死者都算是各得其所了。只希望母亲能割捨难以忍受的骨肉之情,不要过分悲伤。”
他的母亲说:“你今天能够与李膺、杜密这样的忠义之士齐名,死了又有什么遗憾!一个人已经获得了美好的名声,还要再追求长寿,这样的好事怎么能同时得到呢?”
范滂跪著接受母亲的教诲,拜了两拜后辞別母亲而去……
临刑前,范滂回头看著自己的儿子说:“我想教你做坏事吧,但坏事本来就不该做;想教你做好事吧,可是你看我一生没做坏事,却落得这个下场。我还能说什么呢?”
过路的人听到这些话,没有不感动流泪的。
刘备抚掌而嘆,“范孟博,真豪杰也!”
刘弘也是点了点头。
范滂確是真豪杰,出仕之时,他登车揽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即便是后世的苏軾,也要为之心折。
第一次党錮之祸时,他便能以气节逼的王甫这个杀人无数,且最为痛恨党人的宦官肃然起敬。如今为不牵连他人,又寧愿慷慨赴死。
如果这样的人都不算真豪杰,那怎样的人才算呢?
以后世之人比之,单以气节而论,可比谭嗣同。
刘弘拿起另外一封密信,看过之后,冷笑起来,“好一个望门投止!”
这上面,却是一个截然相反的故事了!
党人张俭为了逃避追捕,四处流亡,只要看到有人家就去投宿求助…他逃到鲁国,去投奔老朋友孔褒。然而事情泄露了,官兵包围了孔府。
孔褒和他的弟弟孔融爭著承认自己有罪,要求替对方去死。
孔褒说:“张俭是我的朋友,他是来投奔我的,不是我弟弟的过错。”
孔融爭辩说:“张俭是来求助於我的,是我收留了他,罪责在我身上。”
他们的母亲也站出来说:“一家的事务应当由长辈负责,这罪过应当由我来承担。”
一家人爭著去承担死罪,也即是后世颇为有名的一门爭死!
最终,负责审判的官员商议后判定:罪责在孔褒身上。於是孔褒被关进监狱並处死!孔融和他的母亲得以倖免。而张俭则一路向北逃亡,因为他逃亡而收留他导致家破人亡的人家,竟有成千上万之多!
论其行径,可比后世康有为。
看过书信,刘弘心中也多有感慨。
大概这便是歷史悠久的好处吧,前事后事,哪怕隔了千年百年,总是能找到对应。
卢植嘆息一声,“阉竖!国贼!屠戮忠良,株连无辜!孔氏何其无辜!张俭…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