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我將化为尘土(5.5K)(2/2)
“他们会经常说起那些无形却致命的毒气,说起那些隨时可能发生的泄漏与爆炸...有人在谈话间流露出对未来的恐惧,毫不掩饰地提及辞职的念头。而我,
曾经天真地以为那工厂產出的不过是些无害的白色粉末,就如同我用来驱赶阳台玫瑰上绿蝇的药粉一般...”
刚刚为朋友阿什拉夫送完葬,这位记者便马不停蹄地赶往死者的同事那里。
他心中满是疑问:“阿什拉夫的死究竟是个例,还是工厂內部存在严重失误所导致的?”
带著这份疑问,他开始了调查。
这位记者四处奔走,收集了大量证人证词,这些证据足以指控碳化物公司因疏忽而违反了自身的安全標准。
被解僱的员工之一甚至冒险在夜间將他偷偷带进了工厂。
在工厂內,这位记者走过各个生產区,空气中瀰漫著刺鼻的气味..
儘管他从未接受过任何化学上的教育。
但是只要一个人不是傻子,哪怕有一点脑子,甚至是一种对死亡和危险的本能恐惧,都能判断出,这些刺鼻气味的危险。
这位接著拜访了一所知名技术学院的化学系主任,並在图书馆里查阅了所有相关专家的著作。
隨著调查的深入,他得出的结论令他不寒而慄:“仅仅了解到异氰酸甲酯和光气比空气重2.5倍,常常以小云团的形式在地面移动,就足以让我立刻意识到,
一旦发生大规模气体泄漏,將会引发一场灾难。“
“在详细审查了工厂现有的安全系统后,我清楚地知道,悲剧的发生只是时间问题。”
一次偶然的造访,这位记者带来了关键的技术依据。
在工厂內部人士的协助下,这位记者成功获取了那份关键的检查报告。
当他翻开这份文件时,眼前的內容让他倒吸了一口凉气。
报告中对工厂现场的描述触目惊心:“工作区域周边充斥著油渍斑斑的旧桶、废弃的管道、曾经盛满油液的池子,以及可能引发火灾的化学废料。“
这些信息,以及各方的帮助,使他得以祭出一篇震撼人心的报导。
【《博帕尔碳化物工厂安全检查报告揭示严重隱患》】
【博帕尔讯——1982年5月,三位来自美利坚南查尔斯顿化学產品与家用塑料技术中心的工程师抵达博帕尔,对碳化物工厂进行常规运营状况评估。】
【此次检查旨在確保工厂所有操作流程均符合碳化物公司既定的安全与技术標准。】
【然而,检查结果令人震惊,调查人员列出了一份长长的清单,记录了上百项违反操作流程与安全规范的行为。】
【报告毫以及可能引发火灾的化学不留情地批评了工厂在多个方面的严重问题。】
【它指出,某些连接头的工艺粗糙,设备出现翘曲变形,多个迴路已经腐蚀生锈。】
【在异氰酸甲酯和光气的生產区域,竟然没有配备自动喷水装置,而气体排空装置则存在爆炸风险。】
【此外,报告中还指出了许多其他令人担忧的问题:缺乏必要的压力表,大量设备標识模糊不清,难以辨认。】
【阀门老化导致许多电路无法正常隔离,设备调节不当,一旦压力过高,就有可能让水渗入电路,引发更严重的事故。】
【最令人震惊的是,报告揭示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一个装满气体的光气储罐上的压力表指针被卡在零刻度上,一动不动。】
【这意味著,一旦发生泄漏或火灾,操作人员將无法准確判断储罐內的压力情况,从而无法採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本报將继续关注此事的进展,为读者带来最新报导。】
”此次检查结果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当地居民对工厂的安全状况表示严重担忧,呼吁相关部门採取紧急措施,
確保工厂的运营不会对周边社区造成威胁。“
“碳化物公司管理层尚未对这份报告发表公开评论,但公司內部已开始对这些问题进行紧急评估,並计划採取必要的整改措施。“
“儘管如此,这份报告在人员方面披露的信息才是最令人吃惊的。“
“一份51页的检查报告揭露了博帕尔碳化物工厂的严重问题,其中人员管理方面尤为突出:员工培训不足、人员流动频繁、教学方法不佳,且维护报告撰写不严谨。报告中提到,一位工程师在清理管道时未按规定使用圆盘封堵,可能导致冲洗水渗入设备,引发悲剧。“
“职位记者在1982年9月17日发表的报导中,呼吁工厂负责人和市民关注这些隱患,强调工厂附近的奥里亚、乔拉和杰普拉卡什贫民窟居民面临巨大风险【请饶过这座城市!求求你们!】——这是他报导的標题。“
“这位记者的名字叫凯斯瓦尼。“
“可怜的凯斯瓦尼!”
”他拥有预见灾难的敏锐洞察力,却苦於无法让他人信服。“
”他的所有文章如同石沉大海,未激起丝毫波澜。“
“碳化物公司根基深厚,势力庞大,一家小报上几句危言耸听的警告,显然无法撼动其分毫。“
”两周后,这位记者並未气馁,再次挥笔上阵。“
“《拉帕特周刊》头版头条赫然印著【博帕尔:我们正坐在火山上】”
“文章断言:博帕尔距离沦为死城之日已不远,到时唯有残垣断壁能见证它的悲剧。“
“文中披露的惊悚內容,本应激起全城居民的愤怒,促使他们涌响工厂,要求关停工厂。“
“然而,人们却无动於衷。可嘆的是,《拉帕特周刊》竟成了这荒芜旷野中唯一吶喊的孤声。“
“接下来的一周,这位记者再次发表一片文章。“
“文章详尽地描述了4天前那场致使工厂半夜紧急疏散的泄漏事故,以及周边居民惊慌失措、爭先恐后逃离的混乱场景。“
“但...
“6
“正如之前所说。“
”一家小报上几句危言耸听的警告,显然无法撼动其分毫。“
“最终,民眾的冷漠与盲目让这位记者心灰意冷。如果博帕尔人更愿意相信碳化物公司宣传的谎言,那就让他们去赌吧。“
“他撕碎了报纸,將他的音乐收藏装进了两个行李箱,买了一张去印多尔的火车票,那里的一家大报给了他一个千载难逢的工作机会。“
“然而,在他离开博帕尔之前,他想回应中央邦就业部长刚在议会讲台上发表的讲话,后者说:“没有理由担心碳化物公司的设厂,因为工厂生產的光气並不是有毒气体。“
“凯斯瓦尼在两封长信中总结了自己的调查结果,他先是写信给该邦最位高权重的人一首席部长阿尔琼·辛格,后者与碳化物公司管理层的来往眾所皆知。”
”第二封他寄给了最高法院院长,並附上了一封关闭工厂的请愿书。“
“两封信都如泥牛入海,查无音信...
1
cg到这里就结束了。
【这种情况下,他还能坚持发声,真是勇气可嘉!】
【他离开博帕尔之前,还给首席部长和最高法院写信,这...良心啊...】
【说实话,唉,有时候,记者这个职业,有时候真的太难了,真相往往被权力和利益掩盖。】
【凯斯瓦尼:尽力了,尽力了。】
【英特网络的小人物真的是,妈的,就像是歷史上真的存在过一样。】
此时画面的一角弹出了成就。
【解锁纪念碑人物·伟大的记者——凯斯瓦尼】
【解锁纪念碑故事·凯斯瓦尼的悲剧】
【解锁成就:吶喊】
【观看完第一阶段博帕尔的cg动画。】
画面渐渐暗了下来,只留下一束微弱的灯光,照亮了火车上的凯斯瓦尼那张略显疲惫却依旧坚定的脸庞。
旁白的声音此刻切换。
变成了凯斯瓦尼的声音。
”我从未想过,我的努力会以这样的方式结束。“
他缓缓从包里拿出了一叠泛黄的信件。
“或许会有人能改变这个故事吧...”
【第二阶段:拯救】
【开始】
“真相永远不会被埋没,它会找到自己的出口。
”
画面中,博帕尔的天空渐渐亮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