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庆国文脉如何发展(2/2)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海量小说在 101 看书网,101????????????.??????等你寻 】

嘉靖没有穿越过来以前,庆帝为了扭转庆国在文治方面的劣势,特意鼓励京都皇室子弟举办诗会,让庆国底层士子能藉此博得名声,迈入仕途。

庆帝的这种扶持鼓励下,靖王府和太子东宫举办的诗会,一度成为庆国士子,梦想鱼跃龙门的登天长梯,让庆国崇尚文治的风气增长不少。

可是文风总归是个慢功夫,內库財富和军队武力,能通过短时间技术迅速提高,但庆国的整体土子文采,不是几十年能够提升上来的事情。

无论是庆国还是北齐,亦或者是天下其它大小诸侯国的士子们,现在皆尊奉北齐庄墨韩为天下文宗,庆国不过是空有武力和財富的暴发户。

当了一辈子皇帝,嘉靖深知財富和武力是立国根基,国家文化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潜移默化中能影响天下人对庆国的看法。

庆国要想一统天下,不仅要拥有冠绝天下的財富和武力,还要有让天下诸侯尊崇的文风才气,

文化方面的征服和同化,才是国家一统天下的基础。

君不见当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在文化和制度方面统一天下,才能长治久安。

只可惜秦国当年没有將这些做完,隨后就二世而亡,等到后来汉朝建立,经歷文景汉武以后,

才正式將天下在全方位大一统。

嘉靖坐在马车中,想起之前庆帝鼓励庆国发展文化的策略,並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妥,文化和礼仪名声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自己少年继位的时候,为了確立自己的正统地位,不惜在大礼议之爭上,跟朝廷眾臣斗了好几年,为的就是確立自身合法性。

庆国发展文脉是一个道理,天下诸国的確是以武力为尊,不过在武力基础上,诸侯国们认可的天朝上国法统,还是曾经的大魏国,如今的北齐。

以后嘉靖要想一统天下,確立庆国在诸侯国中,天朝上国的法统,是他绕不开的一环。

而且他在冥冥之中有感应,从北齐手中夺取天朝上国的法统,对他今后修仙大有益,自身可以利用的气运龙气,恐怕会大幅度增加。

正在马车上思索的嘉靖,突然听到外面喧囂声逐渐变大,朝正在赶车的侯公公,出声询问:“现在到了哪里,吵闹声怎么突然大了起来。”

“陛下,咱们到了流晶河,外面吵闹声是那些画舫下人,准备晚上的画舫摆设。

如今整个京都最繁华的地界,恐怕就是流晶河这边,晚上画舫云集,白天商贩们便就聚在这里沿河摆摊叫卖。”

听到流晶河三个字,嘉靖就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了,这里虽说是烟场所,算起来还是京都最繁华的地段。

每到晚上京都著名的青楼,都会聚集在流晶河上的画舫里,各路达官显贵和风流士子云集,白天这里只是商业氛围比其他地方热闹一些。

想起发展庆国文化,嘉靖將神识扫过庆国沙盘,在靖王府门口找到了范閒身影。

这时候的范閒和范若若,已经下了轿子,准备进靖王府参加诗会。

“侯芳,调转方向去靖王府。”

“是陛下。”侯公公听令行事,嘉靖想去哪里转,他恭恭敬敬赶车就行。

嘉靖神识发现范閒到了靖王府,他也想看看诗会里,都有哪些青年才俊值得培养,未来好为庆国提升文脉水平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