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世事洞明皆学问(1/2)

小瑶兴奋地道:“公子之所得,必定非常厉害。”

她对公子极度崇拜。

公子能够格出整本《道德经》,那是肯定非常厉害的。

公子就算没格出整本道德经,只是略有所得,那所得也一定非常非常非常厉害。

又过一晚,李弘听闻杂学院后园处有万年梅。

那梅树万年之前,就已种在山中,也曾歷经各种劫难而不倒。

於是便又回到杂学院之儒园。

儒园门口,程哲夫子一眼看到他,笑道:“你这小子,大家都说你住到仙魁院去了,怎的还有空回来?”

李弘也笑道:“我身在仙魁院,根还是在这杂学院的。我的档案,可也都是归属在这杂学院里呢。”

程夫子摇头道:“不是我说,你们的档案啊,到时根本没人去看。”

李弘道:“夫子这是觉得,我们杂学院这一届,还是一个都別想进入內门?”

程夫子道:“这可不是我说的,是你自己说的。

“还是先说你自己吧,怎的又回来了?还是你那丫鬟终於想通,不要你了?”

李弘笑道:“我听闻,这里后园处有万年梅。

“那梅树生於大夏朝,也曾经歷过各种天灾地劫,万年不朽,是以想来格一格。”

程夫子坐在茶几边,抬头看他:“你还在格物啊?”

“多承夫子当日指点,令我在格物之道上,茅塞顿开,我对夫子的敬仰如……”

“停停停!”程夫子给他倒了杯茶,“坐一坐,再隨我来吧。”

李弘便先在这里坐下,喝了几杯茶,与程夫子閒聊一阵。

喝完茶,程夫子起身,领著他穿园过林,一路来到那万年梅前。

“就是这株?”李弘讶道,“看上去也挺普通的啊?”

这株万年梅大约一墙之高,朵细腻艷红,不过枝叶並不繁多,看上去与寻常的梅树,也没有太多区別。

“有无一种可能,就是因为它看上去如此普通,所以才能够活上万年?”

程夫子负手道,“世人总以为,它能如此长寿,必有独特之处,没见到前,都以为它是如何的惊艷无双,不可一世。

“结果到了这儿一看,又自顾自的失望,觉得它竟这般普通。

“然而木秀於林,风必摧之,儒家一向讲究中庸之道。

“子曰:知者过之,愚者不及;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不过不失,方是中庸。

“君子依乎中庸,居上不骄,为下不倍。有所不足,不敢不勉,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所以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此梅能够长寿万年,正因为它既不过,也不失,得中庸之道。”

李弘笑道:“好一个『有所不足,不敢不勉,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以前我总以为,儒家太多的空言空语,一一草一树一木,总能讲出一堆的大道理。

“现在倒是觉得,每一株草树木,能够存在於天地之间,都必有它的道理。大道在天、在地、在山、在水,原本就是无处不在。”

“正是: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程夫子震惊:“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他低头沉思,细细琢磨。

最终嘆道:“就凭这两句,哪怕你考核未过,无法进入內门,这儒园也隨时欢迎你。

“这两句话,道尽天下学问,一旦传播开来,必也如这梅树,万载不朽。”

李弘想著,不小心又抄了。

作为穿越者,走过路过,一不留神就要让他人震惊一下,真的是好麻烦啊。

唉,因为是穿越者都能够做到的事,所以我也没有那么骄傲啦。

李弘拿了块蒲团,面对万年梅,正襟危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