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无他,唯手熟尔(2/2)

没等彭瑞丰讲完,林宇就已经理解了其中的机理,马上补充道:

“待到材料快速冷却,形成局域过饱和状態,就可以触发均匀成核了吧。”

“没错,这就是控制微米级大颗粒进行纳米化的核心机理了。林宇,你的理论水平还是跟之前一样出色啊。”

为了制定系统仿真模擬的科研方案,最近林宇没少研究这些知识。

“还好吧,我们搞技术的,肯定还是需要懂一些理论的。”

这个时候,彭瑞丰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看样子似乎有些著急。

掛了电话后,彭瑞丰对他们说道:

“我这边临时有个事情需要处理,郭钧,剩下的实验你自己能完成吗?”

“没问题的,彭老师,就交给我吧。”

郭钧对此显得信心十足,彭瑞丰见状又交代了几句,很快便离开了实验室。

“林宇师兄,我们就继续进行实验吧。”

之前林宇虽然不认识郭钧,但两人先后师从彭瑞丰,確实可以算是师兄弟的关係。

“郭钧,接下来应该需要对粒子的生长进行控制了吧?”

“没错,我们需要通过调节惰性气体的压力、蒸发温度、气体流速等等条件,来控制粒子具体的生长尺寸。”

一边和林宇介绍著其中的理论机理,郭钧一边进行起了相应的操作。

因为彭瑞丰的实验室设备非常先进,很多条件都可以控制得非常精细,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实验的操作难度。

儘管如此,如果没有足够丰富的经验,肯定还是很难將材料做到准確的中值粒径的。

“现在应该差不多了,我们把產物收集一下吧。”

郭钧將装置內的纳米颗粒进行沉积处理,並完成了收集过程。

隨后,他们俩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起了產物的微观形態。

“不错啊……这些微粒的粒径,基本都在100nm左右。郭钧,你对实验的把控真是够准確的啊。”

被林宇当面夸奖,郭钧只是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没什么的,只要控制好各项实验参数,就可以让微粒生长到合適的尺寸,我们之前都是经过精確的计算的。”

郭钧的回答还是有些谦虚,即便他们实验室的设备確实非常先进,但没有足够丰富的经验,肯定也是无法把实验做好的。

肯定郭钧能力的同时,林宇也不禁更加感嘆起朱浩的实验能力。

毕竟工厂里的设备远远没有实验室里的那么先进,但朱浩依然能够將实验把控得这么好,这已经不是可以轻易用常理来形容的了。

就像卖油翁能够准確的將油从钱孔中倒入,而钱就没有粘上一滴油一样。

无他,唯手熟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