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太平道,张角!(1/2)
第90章 太平道,张角!
刘备一行人沿著宽阔的官道迤逾南行,手持州府开具的通行文书,沿途驛站皆可停歇补给。
这一路上,刘备並不急於赶路,反而从容不迫,每至一处驛站,必先让马匹吃足草料,人也养足精神,方才继续启程。
张飞见状颇感纳闷,粗声问道:
“大兄,旁人赴京,皆恨不能插翅即至,怎地你却这般不慌不忙?”
刘备执微笑,目光深远:
“虽是赴京应试,然考期定在月末,倒也不必如传递羽书般六百里加急。”
“从涿郡到洛阳,不下一千八百里路程,日行百余里,十余日便可抵达。途中,我还须细细思量入朝后如何应对策问。在天子面前奏对,岂能不慎之又慎?”
张飞恍然,抚掌道:
“大兄思虑周详,说得在理!”
一行人出了涿郡地界,沿巨马水南下,不日便抵达冀州边境的易京。
说来也巧,刚至此处,便见官道旁一人倚树而立,似已等候多时。
张飞定晴一看,口口声声说不去的简雍,此刻正叼著酒葫芦,一副醉眼朦朧的模样在道旁醋睡。
“宪和?”张飞又惊又喜。
“你不是说打死也不去洛阳么?”
简雍醉地晃了晃酒葫芦,揉了揉眼,嘟囊道:
“听说洛阳美酒冠绝天下,我特去尝个新鲜。”
“再说了,你们都走了,留我独在郡,连个喝酒的人都寻不著,岂不闷煞人也?”
眾人闻言,不禁哄堂大笑。
关羽抚须笑道:“有宪和同行,这一路上倒是不会寂寞了。”
人马凑齐,眾人正式离开幽州地界,直向冀州行去。
冀州,魏郡。
街道上,商户鳞次櫛比,车马络绎不绝,奇珍异宝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正所谓得河北者得天下,经过东汉一朝治理,昔日泛滥成灾的黄河已然安澜。
围绕著黄河两岸的沃土地配酿出的黄河经济,给东汉王朝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隨著土地与河流的开发,土地平阔的河北儼然成为了天下最富庶的膏腴之所。
人口繁茂、经济繁荣。
但在富庶繁华的表象下,却也隱藏著华夏大地上最激烈的土地兼併。
集中在此处的良田,成为了大汉诸侯王、王公贵戚、宦官浊流竞相爭夺的盘中餐。
百姓手中的田亩不断缩水。
流民无处存身。
失去了土地的人们就像是城市街道上阴沟里的臭老鼠,只能寄希望处处打零工勉强维持生计。
幸载,东汉是个手工业相当繁荣的国家。
私人商业、手工业和经济的发展,让全国遍布商肆,这將大量人口从土地中解脱出来从事手工业生產,给社会矛盾的总爆发延缓了一些时间。
给大地主出卖体力种地、或是为商户僱佣工作性质其实相差不大,只要能活命,百姓什么事儿都会做。
当然,这一切都会隨著土地兼併和社会资源的兼併走向崩溃。
大地主庄园经济在汉末蓬勃发展,自己自足,成为豪强社会主流。
他们不在需要民间手工业者提供服务,而受到他们剥削的小农也没有能力消费城市生產出来的手工业品。
遍地綺罗者,不是养蚕人。
如此往復循环,商人、手工业者、务工的农人皆无利可取,民间经济已在崩坏边缘。
当城市手工业也开始萧条后,不能满足生存需求的底层百姓,在遇到贪官污吏剥削,就会成群结队的揭竿而起。
这就是汉末河北的现状。
初到魏郡时,刘备感觉这里的气氛与冀州的其他郡国不同。
东汉冀州包括魏郡、巨鹿郡、常山国、中山国、安平国、河间国、清河国(甘陵国)、赵国、渤海郡。
拢共九个郡、国。
东汉诸侯王的封国在此占一大半。
从涿郡南下经过河间、巨鹿时,朱墙瓦巷,遍地清歌。
民间的气氛却非常压抑。
所到之处,常见骨瘦如柴的妇人沿街招揽客人。
他们的丈夫呢,不知道去哪了。
未成年的孩子在河北是很难见的,多半是从小就被卖为奴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