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突袭(2/2)
战机稍纵即逝,他等不及召集散落在各处的乡勇了。
“走!”
刘备马鞭一指,二十一骑如离弦之箭,朝著波赤聚渡口衝去。
“哎呀!明廷!等等!使不得啊!”
县丞在后面急追,累得气喘如牛,声音带著哭腔。
“倭奴……倭奴人多势眾!不可轻敌冒进啊!”
……
波赤聚。
矮小的夯土墙垣上,凝结著触目惊心的红色血渍。
自从倭人去年被可汗抓来以后,柳城百姓已经不止一次遇到他们了。
他们的出现,边民已是司空见惯。
五十多名乡民紧贴著冰冷的土墙垛口,粗糙的手指死死扣著冰冷的箭羽,脖子上的汗水混著尘土渗进粗麻的衣襟里。
空气中瀰漫著血腥、汗臭和泥土的咸腥气。
但这些边民没有像內郡的奔命兵那样闻到血腥气和屎尿味就吐,他们已经习惯了杀戮。
三十丈开外的官道上,烟尘蔽日。
一支衣著奇异的队伍正如同蜿蜒的毒蛇般逼近。
他们身形普遍矮小,大多不过五尺,蓬头垢面,断髮纹身,皮肤黝黑粗糙。
领头几个穿著色彩杂乱、质地粗糙的“倭锦”,腰间掛著样式古怪的青铜短剑,眼神凶悍。
而更多的则是赤裸著上身或仅围兽皮,露出大片青黑色的纹身的。
他们手持简陋的木矛、石斧,甚至削尖的木棍,鸣锣敲鼓发出各种声响。
“放——箭!”
土墙內,一位鬚髮皆白的老里长用尽全身力气嘶吼。
一片令人头皮发麻的弓弦震响过后,密集的箭矢如同飞蝗般掠过低空,狠狠地扎入倭人队伍前列!
“噗嗤!噗嗤!”
利器入肉的闷响接连不断!冲在最前的十名倭人如同被割倒的麦子般惨叫著扑倒在地,鲜血瞬间染红了乾燥的土地。
余下的倭人发出惊恐的怪叫,慌忙举起了隨身携带的简陋木楯,一眾倭兵紧紧缩成一团,抵挡著连绵不绝的箭雨。
箭矢钉在木板上,发出沉闷的“咄咄”声。
他们的战术原始而笨拙,全凭一股蛮勇和人数的优势。
按照往年惯例,踏毁青苗劫掠一番,这些人便该退回乌侯秦水捕鱼。
然而今岁不同,鲜卑小可汗和连亲临东部巡视,严令各部落南下抄掠必须带回汉人首级作为战功凭证。
作为最底层的炮灰,倭人部落只能硬著头皮,拿著比汉地边民还要简陋的武器,向周围的村聚进攻。
“撞门!撞开它!”一个穿著倭锦、头插羽毛的倭人酋长挥舞著短剑,声嘶力竭地嚎叫。
在板楯的掩护下,十几个倭人扛著一根临时砍伐、尚未削平的松木树干,如同蚂蚁搬山般,踉踉蹌蹌地冲向聚落的大门。
“砰!砰!砰!”沉重的撞击声如同闷雷,狠狠砸在每一个守墙乡民的心上。
门栓在巨大的衝击下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木屑簌簌落下。
土墙上方,箭雨更加密集,不断有抬木的倭人被射翻在地,惨叫声不绝於耳。但后面立刻有倭人被驱赶著上前补上缺口,疯狂撞击!
门后,十多名穿著布衣的乡里健儿,正用血肉之躯死死顶住大门。
五百名疯狂的倭人四面攻杀,让这道简陋的木门如同骇浪中的一叶扁舟,隨时可能倾覆。
吱呀一声,大门发出最后一声哀鸣,眼看就要被撞开之际。
“隆隆隆——!”
大地突然传来一阵低沉而恐怖的震颤!这震颤並非来自门前的撞击,而是来自后方!
倭人酋长惊愕地回头望去。
只见白狼水南面,烟尘冲天而起!
二十余骑汉军如同神兵天降,踏破浑浊的河水,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向著他们毫无防备的后背狂飆突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