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宗族(2/2)

“取名为备,是让你嫻熟弓马,莫忘战阵。”

“取字玄德,是让你明白,得王术者方得天下,轻財重士,轻身贵道,重德重国,不忘本心。”

“人如其名,你这次做得很好。”

刘备还以为刘元起知道了刘备当武夫去边关要教训他来著。

郎中参本郡军事的头衔,註定了刘备今后会被绑定在战场。

这条路可不好走,当初刘元起了大价钱把刘备送去卢门混文凭,可不是让他回来赶赴沙场玩命的。

“叔父……都知道了?”

刘元起冷哼一声:“你这些年背地里乾的那些事儿,瞒得过我吗?”

“收留亡命之徒,与几个游侠瞎混。”

“叔父早就想教训你了,只是见你年少,我兄嫂走的又早,不忍心苛责。”

“不过现在看来,你这条路没走错。”

刘元起扶起刘备:“你在统漠聚做的事儿,我们都知道了。”

“玄德,叔父为你骄傲,楼桑村沉寂多年,终於出了个敢作敢当的人杰。”

“叔父对得起兄嫂,总算没让你长歪。”

刘元起一把將刘备拥入怀中,刘备呼了口气,他一直以知命郎的游侠身份活动,就是不想让这事儿牵连到家族里。

没想到还是被叔父知道了。

“想去柳城,你就去吧。”

“边塞苦,磨磨你的性子也好。”

“但要记住了,实在撑不住,就早些回来。”

“只要叔父家还有一口饭吃,你在楼桑村就永远会有个家。”

一股暖流瞬间涌上刘备心中,他跪在地上朝著叔父叩了三次响头:“叔父,侄儿此去,还不知多久才能回来,叔父万万保重。”

刘元起点头,默默走了。

他回头招呼了一声村里的宗人。

与他一起读书的堂弟刘德然,斥责他要灭家门的二叔刘子敬,还有那个曾经反对刘元起对刘备视如己出,还骂刘备自己家钱的刻薄叔母也都来看望了。

楼桑村里的宗人都知道刘备家贫,在刘备母亲走后,基本每家都会给这个织席贩履的少年一些照顾。

这一次,少年成为了楼桑刘氏振兴的希望,家家户户端来了海量的年货。

倒也不是见风使舵,村里的老人一辈子没出过楼桑,他们寄希望自家能出一个人才改变家族没落的局面,也希望刘备站出身来,为自家子弟搭把手。

一个已经落魄的家族好不容易出现个县长,那举全家之力都得托起来。

“玄德,在柳城好好干啊。”

“涿县刘氏就靠你了。”

“玄德,打小我就看出来,你就是有出息的孩子啊。”

“玄德……玄德。”

万家灯火下,刘备接著眾人送来的財货,第一次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居然这么重。

不仅是匡扶汉室的压力,匡扶他们自己家也是刘备不可推卸的任务。

他必须要一步步脚踏实地的往上走,就像父亲给他取名时,在名字中所寄託的寓意那样。

要以王道行天下,要轻財重士,轻身贵道,重德重国,不忘本心。

比起权力,这些人类社会之中最珍贵最难得的美德,才是更重要的瑰宝。

也正是刘氏家族对刘备的期待,才让他在这纷扰残酷的乱世里,一直秉持著本心,守住了道德底线,没变成吃人的怪物。

有其家风,这才有昭昭烈烈闯入乱世的英雄。

即將闯入乱世的这一日,刘备如龙场顿悟。

抬头望天,北辰高悬。

启明星点亮了夜空,也点亮了刘备光明的未来。

一团火燃烧在刘备心中。

他以手抚膺,想让这团火传出去。

以一灯传诸灯,终至万灯皆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