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三体(1/2)

“这样啊。”

李老神色稍缓,他郑重说道:“项目申请书,我下午就报上去,不过四十亿的投入不是个小数字,想要批覆恐怕不会那么快。”

杨学斌点头道:“这个我有心理准备,正好趁著这段时间,我先做好准备工作。”

实际上即便上面不批他也能理解,实在是投入太大了。

如果不批,他就只能单独申请新材料、数控工具机、通讯三个项目了。

等这三个项目落地,他再申请建造大型强子对撞机。

杨学斌的目標不是5g,而是4g。

一来5g难度太高,至少需要六七年的时间攻关。

二来4g足够用了,且只需要两三年的时间。

在现实世界他曾了解过4g技术,虽然只是粗略看过,当初是云里雾里,但以他现在的知识储备,推导完整的技术线並不困难。

从效率上来说,当然选4g。

至於1g、2g、3g。

还是直接跳过吧,省的国家重复投入,浪费无数的人力物力。

只要研究出4g,智慧型手机也就水到渠成了。

届时智慧型手机大规模出口,赚取的外匯將是海量的,甚至会超过晶片,而且移动网际网路也能催生出一大批的產业。

赚到钱了,分一点建造大型强子对撞机不过分吧。

……

李老是个行动派,上午草草看完申请书后,下午就报了上去。

这个被杨学斌命名为『未来工程』的项目,在上面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实在是投入太大,目標太宏伟了。

“全面升级工业体系,他杨学斌是想大跃进么!”

“简直荒唐,他杨学斌以为自己是谁,想凭一己之力升级我们的工业体系,这完全忽视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这个项目太激进了,而且大型强子对撞机是搞基础研究的,很难转化为实际生產力,我认为当前没有必要搞。不过可以从中拆分出新材料、高精度数控工具机和通讯三个项目,这也都是我们的短板。”

“投入是大了点,目標也有些不切实际,但诸位不要忘了,当初弯道工程、动力工程、丰收工程报上来的时候,我们也没有多少人相信。”

“我看可以考虑,杨学斌一再创造奇蹟,做出了各种我们认为无法完成的科研项目,为什么不能再相信他一次?四十亿,我们亏得起。”

……

为了未来工程,上面也吵翻了天,会议开了一次又一次,期间还派了不少人进行各种调研,也询问了不少学术界大佬的意见。

对於此,杨学斌並不知道。

他每天都在噼里啪啦地敲著键盘,编写各行业发展规划书,以现实世界的经验来指导当前工业的发展,让科研所和工厂少走弯路。

以东大科研人员的智慧和勤奋,只要指明了道路,想不出成果都难。

编写完各行业的发展规划书,杨学斌才著手编写新材料、高精度数控工具机、通讯的发展规划书,列出所需要攻破的技术难关。

………

宇宙浩瀚,恆星如沙。

由三颗恆星组成的三星系统,在宇宙中並不罕见,大约占到了10%。

不过能够诞生生命的三星系统,那就罕见了。

因为三星系统中,行星会经歷频繁的恆星近距离接近和远距离拋离,这会导致高温和严寒等极端天气条件频发,不利於生命的诞生和繁衍。

但三体星,却创造了这样的奇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