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铁流与暗礁(2/2)

傻柱带著青工们负责硬体的安装和测试。固態继电器取代了老旧的电磁继电器,体积小巧,没有恼人的“咔噠”声和飞溅的电弧,让他们这些饱受触点火困扰的电工倍感新奇。“嘿!这玩意儿好!安静!利索!”傻柱乐呵呵地摆弄著。

然而,就在这技术攻坚如火如荼之际,一股暗流也开始涌动。

厂部小会议室。气氛有些微妙。

主管生產的刘副厂长端著茶杯,慢条斯理地吹著水面上的茶叶沫,眼皮都没抬一下:“路厂长啊,翻砂车间那个炉子,搞点小革新,成绩是有的,值得表扬。”他话锋一转,“但是,粗轧工段是什么地方?那是咱们厂的心臟!產量、质量的命脉!你们现在去动它的控制系统?胆子是不是太大了点?”

他放下茶杯,目光扫过在座的几位保守派中层:“我听说,你们要拆掉那些『继电器丛林』?那可是多少年积累下来的成熟经验!是经过时间考验的!换上些…什么『固態』、『顺序控制』的新玩意儿?万一出点岔子,轧机停了,堆钢了,甚至伤了人,这个责任,谁来负?”

他看向路白,语气带著一丝不易察觉的敲打:“年轻人有闯劲是好事,但也要脚踏实地,尊重歷史经验嘛!步子迈太大,容易摔跤。我看啊,粗轧这个项目,还是先放一放,等你们那个什么『可控龟』在別的地方再多用用,更成熟了再说!当前,还是要以稳为主,確保完成部里下达的生產任务!”

路白静静地听著,脸上看不出喜怒。他知道刘副厂长的顾虑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革新带来的不確定性衝击了固有的权力格局和利益平衡。翻砂车间的成功,让刘副厂长感到了威胁。

“刘副厂长,”路白的声音平静而有力,“您的担心,正是我们谨慎推进的原因。我们不是蛮干,而是科学分解,分步实施,双轨並行,最大程度规避风险。粗轧设备的老化问题,每天都在造成损失,影响任务完成。不革新,才是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他拿出王守仁和秦淮茹初步梳理出来的部分继电器故障统计表,推到刘副厂长面前:“您看,仅仅过去一个月,继电器系统导致的非计划停机就高达37小时,废品损失超过xx吨钢。这些损失,难道不比谨慎可控的革新风险更大吗?”

刘副厂长瞥了一眼表格,没说话,脸色却沉了下来。

“至於责任,”路白站起身,目光扫过眾人,最后落在刘副厂长身上,“技术革新,是我路白一力推动的。方案是我定的,风险自然由我承担!如果因为我的决策导致重大损失,我引咎辞职!”

掷地有声的话语,在会议室里迴荡。支持路白的生產科长等人面露振奋,保守派则面面相覷。刘副厂长没想到路白如此强硬,一时语塞。

“但是,”路白语气放缓,却带著不容置疑的决心,“我相信我们的方案,相信我们的团队!粗轧工段的革新,必须进行下去!这不仅是为了解决眼前的故障,更是为了轧钢厂的长远发展!如果因为惧怕风险就止步不前,我们永远只能守著这些『老爷机』,在低效和故障的泥潭里挣扎!”

会议不欢而散。刘副厂长阴沉著脸率先离开。

路白走出会议室,秋日的阳光有些刺眼。他知道,粗轧工段的革新之路,註定不会平坦。技术难题是看得见的铁流,需要智慧和汗水去驾驭;而体制內的阻力、思想的惰性,则是水面下的暗礁,更需要勇气和策略去规避、去破除。

他望向粗轧工段的方向,那里传来持续不断的、钢铁被碾压的轰鸣。那轰鸣,既是挑战,也是召唤。无论有多少暗礁,他都必须引领著承载著轧钢厂未来的航船,劈开铁流,坚定前行!淬链,在更深的水域,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