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媒体採访(1/2)
从“星光”这一处,迅速蔓延到了本市另外三家颇具影响力的艺术影院和两家大学周边的特色影院!排片量从最初的每天可怜的两场,暴涨到每天总计超过二十场!虽然时段还不算黄金,但比起最初的窘迫,已经是天壤之別!
票房產出,更是呈现出惊人的逆袭曲线!
从“星光”首周末的几千块(主要是后两天爆了),到第二周新增影院加入后,单日票房轻鬆破万!再到第三周,隨著口碑的持续发酵和排片场次的增加,单日票房竟然逼近了十三万大关!累计票房轻鬆突破了六十万!
六十万!
对於一部总投资可能连十万都不到(大部分是陈浩的初始资金和大家的泡麵钱)、纯靠蹭和薅完成的学生电影来说,这简直是天文数字!是巨大的成功!
仓库里的泡麵箱,终於换成了正经的盒饭(虽然还是食堂標准,但至少顿顿有肉了)!陈浩走路都带风,已经开始研究哪个地段的別墅性价比高了(虽然还差得远)。孙涛、麦文博等演员走在校园里,开始有人指指点点:
“看!那不是《石头》里的黑子/麦寇吗?” 热巴更是成了校园里最耀眼的明星,走在路上回头率百分之两百,收到的情书和搭訕呈指数级增长(当然都被她红著脸躲开了)。
赵哲和周莫依旧低调,但他们的名字(尤其是“哲神”和“配乐大神”的称號)开始在专业圈子里小范围流传。
寒酸剧组,迎来了真正的春天!草根逆袭的剧本,正在被他们亲手书写!
然而,就在全工作室沉浸在票房逆袭的狂喜,开始畅想“別墅泳池十个保姆”的美好未来时,一个电话,打破了仓库里的欢腾。
林琛那台破旧的手机(还是刘婶赞助的老年机),刺耳地响了起来。来电显示,是一个陌生的本地座机號码。
林琛以为是哪家影院打来谈排片的,心情愉悦地接起:“餵?你好,『琛来浩往哲』工作室林琛。”
电话那头,传来的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带著职业化微笑和一丝不易察觉优越感的男声:
“您好,林琛导演。冒昧打扰。我是『星辉娱乐』投资部的经理,我姓张。恭喜您的《疯狂的石头》取得了非常出色的票房成绩和口碑反响。
我们星辉娱乐,对您和您的团队,以及这部作品展现出的巨大潜力,非常感兴趣。不知道您最近是否有时间,我们想约您见面详细聊一聊…关於这部电影的版权,以及未来合作的可能性?”
星辉娱乐?
林琛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了。这个名字他太熟悉了!重生前,这家在业內以“嗅觉灵敏”和“手段强势”著称的资本大鱷,曾是他这种底层小导演需要仰望的存在。
他们就像闻到了血腥味的鯊鱼,总是能在项目初露锋芒时迅速介入,用资本的力量將其吞噬或改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